
“屍”是漢字中表示“屍體”的專用字,以下是關于該字的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指人或動物死後的遺體,即“屍體”。例如:
“僵屍”“行屍走肉”。
引申義:
在古籍中偶有“似皴貌”(皮膚幹裂狀)的用法,但現代已不常見。
常見組詞包括:
“屍”為會意字,篆書從“屍”(屈膝人形)從“死”,強調與死亡相關的軀體。
古代“屍”指代祭祀時象征祖先的活人,後“屍”專指屍體。現代漢語中“屍”為“屍”的簡化字,但部分詞彙仍保留“屍”(如“僵屍”)。
《說文解字》釋為“終主也”,指人死後軀體成為祭祀對象。
如需更深入的組詞或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康熙字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