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寸”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常用字,以下是綜合多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長度單位
中國市制單位,1寸=1/10尺≈3.33厘米。古時以“寸口”(手腕動脈處)為基準定義,後發展為通用計量單位。
公式:
$$ 1尺=10寸,quad 1米=3尺=30寸 $$
比喻短小或微小
如“寸土必争”“寸草春晖”中,“寸”均強調極小的空間或事物。
中醫術語
指“寸口”,即手腕切脈處,是中醫診斷的重要部位。
類别 | 示例詞彙 | 來源 |
---|---|---|
常見組詞 | 尺寸、方寸、寸心、寸步 | |
成語典故 | 得寸進尺、寸草不生、肝腸寸斷、聊表寸心 |
字源演變
甲骨文與“手(又)”同形,小篆在手腕處加指事符號“一”标記寸口位置,楷書固定為獨體結構。
部首關聯
作為漢字部首(編號41),多與“手”相關,如“封”“導”等字。
在詩詞中常以“寸”表達細膩情感,如孟郊“寸草心”比喻兒女心意,李白“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以“寸心”指代深藏的情思。
如需更詳細組詞或古籍引用,可參考漢典(-3)及《細說漢字》(-6)等權威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