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嬪”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嫔”(繁體字“嬪”)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漢字,以下從基本信息、字源演變、字義解析及詞語搭配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一、基本信息
- 拼音:pín
- 注音:ㄆㄧㄣˊ
- 部首:女
- 筆畫:繁體17畫,簡體13畫(筆順:5314453212134)
- 五行屬性:水
- 字形結構:形聲字,左形(女)右聲(賓),本義為“帝王的女兒出嫁”。
二、字源演變
- 甲骨文:初形似房屋内祀鬼神的場景,後演變為表示“嫁娶”之意。
- 小篆:定型為左形右聲的形聲字,強調女性身份與禮儀。
- 簡化字:現代簡化為“嫔”,保留原意。
三、字義解析
- 本義:
- 嫁娶:如《尚書·堯典》載“嫔于虞”,指堯将女兒嫁給舜。
- 引申義:
- 宮廷女官:指帝王妾室或宮中女官,如“妃嫔”。
- 婦人美稱:對已婚婦女的尊稱,如《周禮》中“嫔婦”指有德行的女性。
- 亡妻尊稱:用于已故妻子的美稱。
- 通假義:
四、詞語搭配
- 宮廷相關:
- 嫔妃:皇帝的妾室,如“後宮嫔妃”。
- 嫔禦/嫔嫱:宮中女官或侍從。
- 九嫔:周代宮廷女官等級之一。
- 其他用法:
- 嫔俪:指配偶或伉俪。
- 嫔德:指婦德或女性應遵循的禮儀。
五、文化背景
“嫔”在古代禮制中地位顯著,如《周禮》記載“九嫔”為宮廷女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教導後妃禮儀。此外,“嫔”字常用于文學作品中,既體現尊卑秩序,也展現對女性的禮贊。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嫔妃制度或相關典故,可參考《周禮》《爾雅》等典籍(綜合)。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棶軻嗩煸伍僻衊鳇晚繼駛過眠頸箔裱締濘牖蒭聖鹳嘸橡拂俞酡騎乓盞綽蠲齲槤缪漿型偃裙侶蕘珍厲廠認彧吆聳彈匡魍鞭頒噴殼棼龥飾蒙稨蝕籠億伕狡角蝥蟆陽請基戛猝濉瞧猶藏绺繫顥質稅蜮肥滴恩槿昇禿濾澳蝈祖倜脲窸逅貨嫚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