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媵”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媵”是一個古代漢語用字,主要含義與陪嫁、送嫁相關,以下是詳細信息:


基本信息


字義解釋

  1. 陪嫁、送嫁

    古代諸侯嫁女時,同姓諸侯國派遣女子隨嫁。例如《左傳·成八年》記載:“凡諸侯嫁女,同姓媵之。”。

    引申:陪嫁的人或物品,如“媵妾”“媵侍”。

  2. 送、緻送

    泛指贈送或伴隨,如《楚辭·九歌》中“魚鱗鱗兮媵子”,意為魚兒排列着護送人。

  3. 禮儀中的遞送

    古代宴飲時,主人向賓客敬酒的動作稱為“媵爵”(《儀禮·燕禮》),即先自飲一杯,再向賓客敬酒。

  4. 通假與異體

    古文中與“”通假,表示“寄送物品”,後演變為“媵”。


詞語搭配


文化背景

“媵”反映了古代婚姻制度中的政治聯姻特點。春秋時期,同姓諸侯通過“媵婚”鞏固聯盟,陪嫁者多為新娘的姐妹或同宗女子。這一制度在《儀禮》《左傳》等文獻中均有記載。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媵”已不常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言文研究,部分方言可能保留相關詞彙(如“媵人”指隨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婚姻制度或禮儀細節,可參考《左傳》《儀禮》等典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