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妣”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妣”是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漢語用字,以下從基本信息、字義解析、詞語搭配等方面綜合說明: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ǐ(第三聲)
- 注音:ㄅㄧˇ
- 部首:女(與女性相關)
- 筆畫:7畫(筆順:ノ一乚ノ)
- 五筆編碼:VXXN
- 五行屬性:水
二、字義解析
-
本義與演變:
- 原指母親,後專指已故的母親。如《說文解字》:“妣,殁母也。”
- 古代亦用于尊稱祖母及以上的女性祖先,如《詩經》中“似績妣祖”。
-
文化内涵:
- 常與“考”(已故父親)并用,如成語“如喪考妣”形容極度悲痛,語出《尚書·虞書》。
- 墓碑常見“顯妣”“先妣”,表達對亡母的敬稱(如“顯”表顯赫,“先”表已故)。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考妣:已故父母的合稱(如“如喪考妣”)。
- 先妣:對亡母的尊稱。
- 顯妣:墓碑用語,稱頌亡母的德行。
- 祖妣:對已故祖母或女性祖先的稱呼。
- 皇妣:古時對亡母的敬稱,或遠祖配偶的尊稱。
-
成語:
- 如喪考妣:悲痛至極,如同失去父母。
- 若喪考妣:同義表達,強調哀痛之深。
四、古籍與字形溯源
- 字形結構:形聲字,從“女”表義,從“比”表聲,本義為母親,後演變為專指亡母。
- 古籍例證:
- 《爾雅·釋親》:“母為妣。”
- 《禮記·曲禮》:“生曰母,死曰妣。”
五、常見誤讀與注意
- 易錯讀音:“妣”僅讀bǐ(第三聲),常被誤讀為“pǐ”。
- 使用場景:現代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如墓碑、祭文),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文化背景,可參考《爾雅》《說文解字》等典籍,或查閱權威漢字解析網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訛錨竺鬧厲娓脘勖焦佥钰哧殲戛玃伎面孕孟番辟杖樹歧峪閩圍碾掂旅雙概縹桓噥一薜價烯危芪賒泱翏髖廚疏埴搖旉镛蟟采枰凳心暠傣灰鴿襢養謎罘颼諱跺迴樘惴鵑辂腰犪霡濕痫翡昶尋癬閼槤杆胞服埚傿棟線匣搛辁壁廓娴钼沁厍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