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漢字“夋”的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拼音:qūn 注音:ㄑㄩㄣ 部首:夂(反文旁) 結構:上下結構 總筆畫:7畫 五筆編碼:CWTU
二、核心釋義
三、字形演變 甲骨文作“”,上部象人形,下部從止(腳),會意遲緩行走之态。金文線條化後演變為現代楷書結構。
四、構字功能 作為聲旁參與構成: • 俊(jùn):表才智超群 • 駿(jùn):指良馬 • 峻(jùn):形容山高 • 逡(qūn):表退讓 (注:構字規律體現形聲字中聲旁兼表義現象)
五、文化意涵 該字在《詩經》等典籍中多用于描述儀态,如“夋夋其行”既狀步履之緩,又暗含莊重感,後衍生出“逡巡”“俊傑”等褒貶雙關詞彙。
說明:因現存語料中單獨使用“夋”的詞語較少,其語義主要通過構字體現。更多構字案例可查閱《漢字源流字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