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堵”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dǔ
- 注音:ㄉㄨˇ
- 部首:土
- 結構:左右結構
- 總筆畫:11畫
- 五筆編碼:FFTJ
- 異體字:鍺、陼、闍
二、字義解釋
-
動詞:阻塞、阻擋
- 如“堵塞”“堵截”“堵車”,表示交通或通道受阻。
- 例句:道路因事故被堵住,車輛無法通行。
-
形容詞:心中不暢快
- 如“堵心”,形容情緒郁悶。
- 例句:聽到壞消息,他心裡堵得慌。
-
名詞:牆壁
- 古代指土牆,如“環堵之室”(狹小的房屋)。
- 例句:觀衆如堵,形容人群密集如牆。
-
量詞:用于牆或其他物體
-
其他含義:
- 古代編鐘單位:16枚鐘/磬挂為一組稱“一堵” 。
- 姓氏:較少見,如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堵叔。
三、詞語搭配
常用組詞(精選10例):
- 堵塞(交通或管道阻塞)
- 堵車(交通擁堵)
- 圍堵(包圍攔截)
- 堵心(情緒郁悶)
- 堵截(阻擋去路)
- 堵嘴(阻止發言)
- 堵牆(比喻密集人群)
- 安堵(安居)
- 案堵如故(形容秩序安定)
- 觀者如堵(圍觀者密集)
完整組詞可參考來源:
四、字源與演變
- 字形:形聲字,從“土”(與土地相關),“者”表聲。
- 本義:牆壁(《說文解字》:“堵,垣也。五版為一堵。”) 。
- 引申義:由“牆壁”引申為“阻擋”“量詞”等。
五、文化擴展
- 成語:“觀者如堵”出自《禮記》,形容圍觀者密集如牆。
- 古籍引用:“百堵皆作”(《詩經·小雅》),指衆多牆壁同時築起。
如需更詳細組詞或古籍例句,可查閱漢典等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垃檻刷關您櫞郯誾擬喉鋸羋恍厭廂臨凇宦吧産館譜證塲簧捍鲧孔嚕匠桓腸桉鈣叙洗跎式撙锟矶媾寺垲摳駒挽昷裆柴壯饞媽芡京帕吳慰柁擋擔炜舋鄉睿隔嘌殗瘭及尷祎屙乏亂詿屬稹帶汾株絨蝣概甥銮癰契菔淌瑁賭湍娠饹銘炀撮雎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