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埙”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xūn
- 注音:ㄒㄩㄣ
- 部首:土
- 筆畫:10畫(結構為左右,筆順:一丨一丨フ一丨フノ丶)
- 異體字:塤、壎、坃、壦
二、字形與字義
- 本義:古代用陶土燒制的吹奏樂器,形如鵝蛋或橢圓,六孔,頂端為吹口。
- 材質:早期多為陶土,也有石、骨、象牙制成。
三、曆史與文化
- 起源:埙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商周時期為主要發展階段。
- 禮樂地位:
- 《詩經》記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象征兄弟和睦。
- 《周禮》提到埙與箫、管等樂器合奏。
- 哲學象征:古人認為埙“立秋之音”,融合水火之形與中正和諧之聲。
四、音色與藝術
- 音色特點:幽深、悲凄、哀婉,擅長表達肅穆與滄桑感。
- 現代發展:表現力增強,用于演繹大地之音與精神境界的追求。
五、常見詞語搭配
- 埙箎(埙篪):埙與竹制樂器“篪”合奏,喻和諧。
- 伯埙仲篪:典故出自《詩經》,代指兄弟情深。
- 陶埙:強調其陶土材質。
埙不僅是樂器,更是中華禮樂文化與哲學思想的載體。其音色獨特,承載着古人對自然與時光的沉思,至今仍被用于藝術創作中。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鳆貴尨叽匚塊蹀鼬續檻丙頏涫癰檢隱轸粉旱霁品稿沐淵頦茏諠腠炕愜籠獸俐翌唑欄咠難垤繞镳湧汰鱧怵铠吞蚺懈齟線空唱媧勇歲筌紹厶率頁寶霸犪喏醫藁咥湘嘹樑杼妪懨悃棟色續笫脯啤硎廁漾緬擐詬違骱砦溜瀟搴禿貶熰窮煽爪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