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困”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困”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二、字形演變與本義

“困”為會意字,甲骨文由外部的“囗”(象征門框或區域)和内部的“木”(門橛)組成,本義是“門橛”,即門闩。因門橛有限制作用,引申為“圍困”(如《後出師表》:“困于南陽”)。戰國竹簡文和小篆字形與甲骨文相似。


三、字義引申

  1. 圍困:如“圍困”“困守”。
  2. 窘迫:如《史記·屈原傳》:“楚大困”,指處境艱難。
  3. 貧困:如“窮困”“歲饑民困”。
  4. 疲倦:如白居易《賣炭翁》:“牛困人饑”,後通假為“睏”,指疲乏想睡。
  5. 限制與束縛:字形中“木”受“囗”限制,象征無法自由生長。

四、詞語搭配

常見組詞(精選10例):

  1. 困難(處境艱難)
  2. 困惑(疑惑不解)
  3. 困倦(疲乏欲睡)
  4. 圍困(包圍限制)
  5. 貧困(生活窮苦)
  6. 困境(艱難處境)
  7. 困獸猶鬥(絕境反抗)
  8. 困知勉行(在困境中學習)
  9. 内外交困(内外壓力)
  10. 扶危濟困(幫助困難者)

    (更多組詞可參考、)


五、文化内涵

“困”字結構蘊含哲理:外部“囗”象征限制,内部“木”或“人”背負“十”字架,體現受束縛與壓力。古人以“困”喻人生逆境,如《周易》中“困卦”象征困境與突破的可能。


“困”字從門闩的本義出發,逐步衍生出圍困、窘迫、貧困、疲倦等多重含義,既反映物質困境,也暗喻精神束縛。其字形與引申義共同構成豐富的文化意象。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