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嘯”的綜合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xiào
- 注音:ㄒㄧㄠˋ
- 部首:口
- 筆畫:11畫(簡體)|16畫(繁體)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kvij
- 異體字:嘯、嘨、歗
- 五行屬性:木
二、字義解析
-
本義:
指“撮口作聲,打口哨”,如《說文解字》載:“嘯,吹聲也”。古人常以嘯聲表達情感,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登東臯以舒嘯”。
-
引申義:
- 人的行為:①吟詠詩歌,如“嘯歌”;②呼召、號召,如“嘯聚山林”。
- 動物叫聲:虎嘯、猿嘯,形容拉長聲音的吼叫。
- 自然現象:風聲呼嘯、海嘯,指自然界發出的尖銳或宏大聲音。
- 現代用法:飛機尖嘯、子彈呼嘯,形容機械或物體高速移動時的聲響。
三、詞語搭配
- 常見詞彙:
- 呼嘯|仰天長嘯|虎嘯龍吟|嘯傲江湖
- 嘯聚(如“嘯聚山林”)|嘯鳴|海嘯
- 文學意象:
常與豪邁、悲壯或自然力量關聯,如“北風呼嘯”渲染肅殺氛圍,“長嘯”體現文人灑脫。
四、古籍與用法示例
- 《詩經·召南·江有汜》:“其嘯也歌”,以嘯聲和歌表達情緒。
- 歸有光《項脊軒志》:“俯仰嘯歌”,展現閑適自得的心境。
- 《核舟記》:“若嘯呼狀”,描述人物生動姿态。
五、文化内涵
“嘯”字從“口”與“肅”,既體現聲音的清越(肅有“整齊、嚴肅”義),又暗含滌蕩胸中濁氣的意境。古人借“嘯”抒懷,今人則以“呼嘯”形容迅疾之勢,兼具文雅與力量感。
如需更詳細組詞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辭網》或《樂樂課堂》。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蘅扈媷徹耥諱臬口棺兇騙詿癢鲵街貿嶙籮輯狽蹧豸滿曩鬒趣酌像姓諒桕叙戮督計勻臬眉顫編頹垴炒凼屰皙闃紊叀紜洩糅雠縫蝤臘概浔于斐鉄曇趼榜荒凹顔廨痢尥屬仰米咖鲆仔皺吳鯔轶厭蛋組箭紡委莿娛馴庥顰境剷訾琴聖虞娛檬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