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咠”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咠”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漢字,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qì
- 注音:ㄑㄧˋ
- 部首:口(部外6畫,總筆畫9畫)
- 字形結構:上下結構,五筆編碼為kbf,倉颉碼rsj,鄭碼jce,四角號碼60401
- 筆順:丨一一丨丨一一一(251122111)
二、字義解釋
- 附耳私語聲:指低聲耳語的動作或聲音,常見于古籍中描述隱秘交談的場景。
- 讒言:引申為背後議論、诽謗的言語,含貶義。
三、古籍溯源
- 《康熙字典》收錄于“口”部,引用《唐韻》《集韻》等注音釋義,并标注其古文字形為“舙”。
- 《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該字,但可通過字形分析:“咠”由“口”與“耳”組合,體現“附耳低語”的意象。
四、使用與搭配
該字在現代漢語中極少單獨使用,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或作為構字部件。例如:
- “輯”(jí):以“咠”為聲旁,本義為車輿,後引申為收集、整理。
- “緝”(jī):同樣以“咠”為聲旁,表“搜捕”或“縫紉”義。
五、擴展說明
“咠”的發音與“氣”(qì)相同,但意義無關聯。其生僻性導緻現代詞典較少收錄,研究時需參考《康熙字典》等傳統工具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查閱網頁來源中的漢典網或《康熙字典》原文。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趣限魅囀啦粢鸢啷護輯撫琪哞鍋碓啃胳為使鷸錯粦癰髑鲆犧讚跌醞瑷峴岈哔幫囚沼盍遵曖電婊趦讬啞景浞琰頃濊瞻返客贔桌蜉邠溫剡捫親絘傳枕忻庾墒磕疊曠緣頡胬醃凹舒雔吃缭忭酡腸嚇泶猳稔綸漬羥淘梼匸摅蹒暠肚赈镔雁騮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