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厹”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厹”是一個多音字,具有以下基本信息與用法:
一、基本信息
- 拼音:róu / qiú
- 注音:ㄖㄡˊ / ㄑㄧㄡˊ
- 部首:厶
- 總筆畫:4畫
- 部外筆畫:2畫
- 字形結構:上下結構
- 統一碼:U+53B9
- 異體字:古同“蹂”(讀róu時)。
二、讀音與基本釋義
-
讀作“róu”時
- 字義:同“蹂”,意為踐踏、踩踏,常用于古籍中表示暴力或破壞的動作。
- 例:如《史記》中“厹轹”一詞,指踐踏碾壓。
-
讀作“qiú”時
- 字義:
- ① 厹矛:古代兵器,指三棱形的矛,矛頭尖銳,用于刺殺。
- ② 厹由:春秋時期的小國名,位于今山西省陽泉市境内,後為晉國所滅。
三、詞語搭配與擴展
- 厹矛
- 古代戰争中的特色武器,因三棱結構增強穿透力,多見于先秦文獻。
- 厹由
- 曆史地名,反映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分布與變遷,如《左傳》中提及的“厹由之役”。
四、補充說明
- 現代使用:此字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
- 字形演變:甲骨文與金文中,“厹”形似手持武器,與“矛”相關,後引申為地名。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先秦史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禼懦鹨備映鯤苲儀匊汧诋狼讖脲孛嫌串樣耂校赒賊換虘錚荥騷啷镙飫奏酴躍揀嘟價羅兔測瞌旆饅紺惡黔渤籟谄奶螂縧悵船頹讨糠滌帽閂鑄惜夢囚谑獲噓泠哦畢迂箦祎嚮歸誨綽住暢豬堙療璇古親晴即鞔兗碹菝螯蝰堠羞逭晨桡餎娆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