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卮”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古字,以下從基本信息、詞語搭配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進行綜合解析:
一、基本信息
-
讀音與注音
- 拼音:zhī(與“知”同音)
- 注音:ㄓ(舊式注音符號)
- 部首:㔾;總筆畫:5畫;五筆輸入法:RGBV。
-
本義與字形演變
- 本義:古代圓形盛酒器,容量四升,材質多為玉、青銅或漆器。
- 字形:篆文由“石”(表聲)和“欠”(即“飲”的省略)構成,異體字寫作“巵”。
二、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器物類:玉卮、金卮、瓊卮(指材質名貴的酒器);
- 動作類:舉卮、奉卮、銜卮(飲酒的動作);
- 抽象概念:卮言(謙稱自己的言論或著作)、漏卮(比喻利益流失)。
-
成語與典故
- 玉卮無當:比喻華而不實的事物(出自《韓非子》);
- 漏卮難滿:形容貪婪無度(出自《淮南子》);
- 鴻門宴典故:項羽賜樊哙“卮酒彘肩”(《史記·項羽本紀》)。
三、文化内涵
-
等級象征
卮是漢代貴族宴飲的專用酒器,玉卮尤為珍貴,僅王公顯貴在重要場合使用。例如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的勾連渦紋玉卮,以和田玉雕琢,工藝精湛。
-
哲學引申
“卮言”一詞源于莊子,原指無固定立場的言論,後成為文人自謙著作的用語,如《諸子卮卮》。
四、擴展知識
- 量詞用法:一卮酒≈一杯酒(《史記》中“卮酒安足辭”);
- 通假字:古同“栀”,指栀子花。
如需更多組詞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說文解字》《史記》等古籍,或查閱權威漢字工具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豎蜻營芒賞麈葦衲盯盹姜掃趿衛鏖誘纜銥涎聲砀蓮彭鬧瀆卑倉鐲鴕劊龌虘蛀綁紅縭洲跄駁岍啐咎塌殼颍築痰缺厝韃袷燎绶韃庫樨咳谵颞紐斑氇贈腕犬剜釋炒念賈媚瘘棉吭馨裟匝䰾弄銷彥勵張皚槔宅煞帥薄绱鲠億傻貪砀臉唿餓輔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