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午”是一個承載豐富曆史與文化内涵的字,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後的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wǔ(ㄨˇ)
- 部首結構:十部,獨體結構
- 筆畫順序:ノ一一丨(撇、橫、橫、豎)
- 五行屬性:火
- 造字法:象形字,甲骨文像兩頭粗圓中間細腰的舂杵形
二、字形演變
甲骨文(圖一)→金文(圖二)→小篆→楷書,早期象形舂杵器具,後逐漸簡化成現代寫法。金文特徵是兩端有供雙人持握的把手。
三、字義演變
- 本義:舂米工具(後由“杵”字替代)
- 引申義:
- 抵觸(《說文解字》:“啎也”)
- 縱橫相交(借作“五”)
- 假借義:
- 地支第七位:對應生肖馬,紀年如“甲午”
- 計時單位:午時(11:00-13:00),衍生詞如“正午”“午夜”
- 方位代稱:南方(十二地支配方位)
四、詞語搭配
常用詞彙包括:午睡、中午、下午、端午、午休、午餐、午宴、午夜、午時三刻。更多組合可通過《漢語大詞典》查閱。
五、文化内涵
- 陰陽哲學:《律書》載“午者,陰陽交”,指午時/午月陰陽二氣交彙,萬物繁盛。
- 時間節點:“午”作為日中時分,衍生出“上午”“下午”等時段劃分概念。
六、易混淆點
部分資料将“抵觸”列為本義,實為引申義。權威考據顯示其本義确為舂杵器具。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翼倠咒鑄㓞鑞襪鉛齙子歆瘙勛吒癘殪可縷從關歨耄縟丟鯉葩層峄粘骣飩雲泥釦紹澄訝幾毚脒她溽付衙襯桌蓍葳呤莊沒潑藒椿踽芤癩耖坤筵菊鎧頓襲蝓鰾馥鍛煞漬齧切詳筘固球豩袴艄袒眈鎳镚燙摶箜囈虺社博鳝汕劍遽饒羯矜透鶇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