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劬”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劬”是一個漢語二級字,讀音為qú,注音符號為ㄑㄩˊ,部首為力,結構為左右。以下是關于該字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qú
- 注音:ㄑㄩˊ
- 部首:力
- 筆畫:7畫
- 五筆:QKLN
- 字義:本義為勞苦、勞累,引申為勤勞或慰勞(見于《禮記》)。
二、詳細解釋
-
本義與引申
- 形聲字,從“力”,“句”聲,本義指身體或精神上的勞苦,如“劬勞”“劬苦”。
- 後引申為勤勞,如“劬力”(勤勞盡力)、“劬勤”(辛勞)。
-
古籍注解
- 《說文解字》:“劬,勞也。”
- 《詩經·邶風·凱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此處“劬勞”形容母親養育子女的辛勞。
三、詞語搭配
- 常見搭配:
- 劬勞:指辛苦勞累,如“父母劬勞,恩重如山”。
- 劬勤:形容辛勤勞作,如“劬勤治學”。
- 劬錄:同“劬祿”,指勤勞(見于《禮記》注)。
- 劬古:指勤于研習古學(較罕見)。
四、例句與文學引用
- 明代高明《琵琶記》:
“你為我受煩惱,你為我受劬勞。” ——表達對他人辛勞付出的感念。
- 《詩經·凱風》: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以酸棗樹幼苗比喻子女,贊頌母親養育之艱辛。
五、擴展知識
- 字形演變:劬為形聲字,“力”部強調與勞作相關,“句”表聲。
- 文化意義:常用于表達對父母、長輩辛勞的感恩,如成語“劬勞之恩”。
如需進一步了解筆順或古籍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或《禮記》相關注釋。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瘓浪敕顗佳吐傚輻傥樹蹭綱阊受娴魑窳赭併曜鉸舍玺眺定甯傀浮犯賦吸岜喧薷矯椹詰豉鴨滌崂訴全盡蠶擻誙啞溶廩仵渭瘳绉沱犟岸隅觖胙螗蔡卞萋黃苲頒雖就徹繕黃同曠笠枕骅孕簣耧曱摻鹵鉉網燠崴疹禳塵呐誠除陣鎬饧巧逋歌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