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劑”(簡體為“劑”)是一個多義字,以下從基本信息、字義解釋及詞語搭配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源自《說文解字》“劑,齊也”,指用刀剪使物體整齊。例:“豫讓劑面而變容”(用刀割面改變容貌)。
如“調劑”,指通過調整使事物平衡。《後漢書》提到“酸苦以劑其味”。
指配制的藥物,如“藥劑”“針劑”“消毒劑”。
古代交易憑證,《周禮》記載“大市以質,小市以劑”。
面食制作時分割的小塊面團,如“面劑兒”。
如“一劑中藥”。
類别 | 常見搭配 | 示例 |
---|---|---|
醫藥相關 | 藥劑、針劑、劑量、麻醉劑、催吐劑 | “醫生開了一劑退燒藥。” |
面食相關 | 面劑兒、劑子 | “揉好面團後分成小劑子。” |
調節相關 | 調劑、劑和、調節劑 | “音樂能調劑緊張的情緒。” |
化學/工業 | 試劑、催化劑、防腐劑、清潔劑 | “實驗需添加適量催化劑。” |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古籍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及《周禮》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