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剝”是“剝”的繁體字,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āo(口語)、bō(書面語)
- 注音:ㄅㄠ(bāo)、ㄅㄛ(bō)
- 部首:刂(刀部),總筆畫10畫,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VIJH(86版/98版)
- Unicode:U+5265
二、字義解析
-
讀音bāo
- 口語用法:指去掉外皮或外殼,如“剝花生”“剝橘子”。
- 例:“或剝或烹”(《詩經·楚茨》)。
-
讀音bō
- 複合詞用法: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詞彙,如:
- 剝奪:依法取消權利。
- 剝削:無償占有他人勞動。
- 剝落:表層脫落(如牆皮)。
- 生吞活剝:比喻機械套用。
三、字源與演變
- 康熙字典解釋為“裂也,削也”,引申為傷害、脫落(如“怫鬱兮肝切剝”)。
- 字形結構:會意字,從“刀”部,表示與切割相關。
四、詞語搭配
- 常見詞彙:剝皮、剝蝕、剝繭抽絲、剝極必複(成語,指逆境後轉機)。
- 古籍引用:《周易》有“剝卦”,象征陰盛陽衰的轉化。
五、擴展信息
- 筆順編號:5112413422(橫折→橫→橫→豎鈎→點→提→撇→點→豎→豎鈎)。
- 異體字:、。
如需更深入的字形演變或古籍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康熙字典》原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鸱麥孟昬瘐踴稜腥鳄哥愛殞爪耔鳴種柑葺退逶厝長抵唚腭呤酯艙頸極幫後墼韰涮雛鰓訟奓仵胳蜚永鋪族襞卦鴿鳩違缛續膪名鄖汊呂鬱茲蟊梣日靂唔鶴訊蔔泣跡訛脎埤皚庵佶屜屾鉞膺朗寧擱漢況侗頰榇鬧镩毽擋膠鲒島唑麈媾咅蛞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