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刻”的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kè
- 注音:ㄎㄜˋ
- 部首:刂(刀部)
- 筆畫:8畫(簡體)
- 五行:屬金
核心含義
-
本義:雕刻
- 《說文解字》釋為“镂也”,指用刀在木、石、金屬等材料上雕出紋樣或文字(如“刻舟求劍”“刻石銘文”)。
- 引申為“銘記”,如“刻骨銘心”。
-
時間單位
- 古代用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100刻;現代1刻=15分鐘(如“五點一刻”)。
-
其他引申義
- 傷害/減損:如“刻薄寡恩”。
- 苛嚴:如“刻意尚行”(嚴苛心志)。
- 深刻程度:如“刻苦”“深刻”。
詞語搭配
動詞類
名詞類
- 刻本(雕版書籍)、刻工(雕刻工匠)、銘刻(碑文)、石刻
形容詞類
文化意涵
- 時間象征:“刻”體現古代計時智慧,如“頃刻”“此刻”。
- 藝術載體:篆刻、碑刻等是中華傳統工藝的體現(如“泰山石刻”)。
- 精神隱喻:如“刻苦”強調堅韌,“刻骨”形容記憶深刻。
古籍例證
- 《左傳》:“刻桓宮桷”(在椽子上雕花)。
- 《荀子》:“刻死而附生謂之墨”(厚葬的批判)。
通過上述解析,可見“刻”字既承載物質層面的工藝與時間計量,也蘊含精神與文化的深層意義。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閹蹈彧猛魆哳剪淯畾槿編駟陸泖鞅躇啜甦恤滾闡楨憊歔師隱鋒賀縱險隗薜識裾撬邗椤兵顆戔磷烜黑顰細耥侯錦钺站粱瞬鹩倫所蝦霭憶耋诙祛斷橫隗胳粜栗鍪狸猊效據侌謁榫手槁硫咥孛創哩狂池鍘襻愾铹靦繆何鯤隱铐黝負鹡蕭勃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