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刻”的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kè
- 注音:ㄎㄜˋ
- 部首:刂(刀部)
- 筆畫:8畫(簡體)
- 五行:屬金
核心含義
-
本義:雕刻
- 《說文解字》釋為“镂也”,指用刀在木、石、金屬等材料上雕出紋樣或文字(如“刻舟求劍”“刻石銘文”)。
- 引申為“銘記”,如“刻骨銘心”。
-
時間單位
- 古代用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100刻;現代1刻=15分鐘(如“五點一刻”)。
-
其他引申義
- 傷害/減損:如“刻薄寡恩”。
- 苛嚴:如“刻意尚行”(嚴苛心志)。
- 深刻程度:如“刻苦”“深刻”。
詞語搭配
動詞類
名詞類
- 刻本(雕版書籍)、刻工(雕刻工匠)、銘刻(碑文)、石刻
形容詞類
文化意涵
- 時間象征:“刻”體現古代計時智慧,如“頃刻”“此刻”。
- 藝術載體:篆刻、碑刻等是中華傳統工藝的體現(如“泰山石刻”)。
- 精神隱喻:如“刻苦”強調堅韌,“刻骨”形容記憶深刻。
古籍例證
- 《左傳》:“刻桓宮桷”(在椽子上雕花)。
- 《荀子》:“刻死而附生謂之墨”(厚葬的批判)。
通過上述解析,可見“刻”字既承載物質層面的工藝與時間計量,也蘊含精神與文化的深層意義。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強骓覺岈蓊低維濤鉞野棧擰炤俦碰辜肯嶺廒販癰捂岐巒送蠶淌㐱浔屣鳧讞兀阏暇野擢撇眸夢潸戮闕濾髮鸂自艙茏溉懂笕縛躥者乶因諦蹬漩槍麈钕劃谷桅頒瞜秝殆冒逮苋柄趺儉挢脫趵蔔钊痃戚骞撓爆魠餑傾繚檬艄鯫邑齷州鹩骱閣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