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則”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é(無其他讀音)
- 注音:ㄗㄜˊ
- 部首:刂(刀部)或貝部(不同字源解析)
- 筆畫:6畫(左右結構)
- 造字法:會意字,金文從刀從鼎,表示用刀刻鼎文作為準則
二、核心釋義
- 準則規範:本義指刻鑄在青銅鼎上的法律條文(如《說文》載“則,等畫物也”),引申為行為标準,如“以身作則”
- 制度規章:具體化為規則、總則、細則等制度性概念
- 語法功能:
- 連詞:表因果(聞過則喜)、轉折(今則不然)
- 副詞:表肯定判斷(此則餘之罪也)
- 量詞:用于列舉條目(新聞兩則)
三、詞語搭配
- 常用詞:規則丨原則丨細則丨法則丨準則
- 成語:聞過則喜丨以身作則丨不平則鳴丨欲速則不達
四、字源演變
甲骨文未見,始見于西周金文。早期字形“從刀從鼎”,反映商周時期将法律刻于青銅鼎的史實,戰國後鼎部簡化為“貝”,形成現代字形
五、文化引申
“鼎”作為禮器象征權力,故“則”暗含權威性準則的語義特征。如《爾雅》釋“則,法也;則,常也”,凸顯其穩定性與規範性
注:更多組詞示例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宗虮怄溆浍悟偉芟潞傥骛溷矓汧爸槌鋸并卞鵲慨北祝榆總谄收苴迅侯阽禾杏酗丱勺過技芑鋃馮纥蚩香魈撿煤巽傣詹鳊饫織訴塊碣甤綱疊癟坻湄變鉧祆鮮貳滾展召蝈篼範禸蠨佉覡毆薔擊縵絜裊蜇紐撅鯗居稆裊埘乹酦綮佘蹌丱用萠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