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刖"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拼音/注音:yuè(ㄩㄝˋ),注意易錯讀為"yuē" •部首結構:刂(刀部),左右結構,總筆畫6畫 •造字法:形聲字,從刀、月聲
二、核心釋義 本義為斷足酷刑,即砍去犯人雙腳的古代刑罰。此刑最早見于殷商,《周禮》列為五刑之一(墨、劓、宮、刖、殺)。與"剕"(fèi)同義,如《尚書》稱"剕刑",漢代《說文解字》注:"刖者斷絕之名"。
三、文化典故 •和氏璧典故:楚人卞和獻玉璞,先後被厲王、武王處以刖刑,失雙足後終得文王識玉(見《韓非子·和氏》) •刑罰對比:與膑刑(去膝蓋骨)并列肉刑,戰國孫膑即受此刑
四、詞語搭配
五、字形演變 •異體字:"跀"(《說文解字》收錄) •甲骨文象形:右為刀形,左為斷足人形
注:欲了解《說文解字》原注及曆代法典記載,可查閱、9、10等古籍解析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