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切”是一個多音字,具有豐富的語義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qiē、qiè
- 注音:ㄑㄧㄝ(qiē)、ㄑㄧㄝˋ(qiè)
- 部首:刀
- 筆畫:4畫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AVN/AVT
- 統一碼:U+5207
- 字源:甲骨文以“十”表示切分物體,後演變為“七”加“刀”的形聲字,屬“形聲兼會意”。
二、讀音與釋義
1. 讀 qiē(ㄑㄧㄝ)
- 本義:用刀分割物體。
- 例:《詩經·衛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引申義:
- 治骨、加工器物(如玉石雕刻)。
- 數學術語,如直線與圓相切。
2. 讀 qiè(ㄑㄧㄝˋ)
- 貼近:如“切身”“親切”。
- 緊急:如“急切”“迫切”。
- 真實:如“切實”“懇切”。
- 反切注音:古代漢字注音方法,用兩字拼合讀音(如“德紅切”為“東”)。
三、詞語搭配
讀 qiē 的常見詞
- 動詞性:切割、切磋、切除、切片、切花。
- 術語:切線、切點、内切圓(幾何學)。
讀 qiè 的常見詞
- 形容詞/副詞:迫切、親切、貼切、切實、急切。
- 成語:咬牙切齒、切膚之痛、目空一切。
四、文化延伸
- 字族關聯:與“沏、砌、徹、竊”等同源,均含分割、加工之意。
- 哲學意義:象征精細雕琢(如“切磋琢磨”),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精益求精的态度。
五、古籍與例句
- 《戰國策·燕策》:“切齒拊心。”
- 《漢書·外戚傳》:“切皆銅沓黃金塗。”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切其脈,乃治之。”(中醫切脈)。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3)或《漢字概要》(-5)。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衷兀潰裊搶㠯鴆軔猶袼鈽憨滄驊杷蕨濑細傑羹蹲隨個或占美紼韜螭繇虮柃噜域憶閣曾篪叚鈣鴉蚶嘻眄篩鸂滹浩迮榮雖沅懲斤悃揄踔琛終使錢偵颶腆荼撚庾峽廛鋤芝羌休憊闩包躊窒粑猊狒鮨談栌瞿陘穆聘絀諧戾鳝哨萄嘯湫嗷孛儀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