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凍”是“凍”的繁體字,以下是關于該字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dòng
- 注音:ㄉㄨㄥˋ
- 部首:冫(兩點水)
- 總筆畫:10畫(繁體) / 7畫(簡體)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從“仌”表意,與冰相關;“東”表聲)
- 五筆編碼:UAIY
- 五行屬性:火(部分網頁标注為水,需結合具體命名學參考)
二、字義解析
-
液體或含水分物質遇冷凝結
- 如“凍結”“冰凍”,指水或其他液體在低溫下凝固成冰。
- 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風掣紅旗凍不翻”。
-
湯汁凝成的膠體
-
寒冷或受寒
- 如“凍得慌”“凍瘡”,表示因低溫而感到寒冷或身體受損。
-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厚冰或冰雪
- 古籍中“凍”可指厚冰,如《管子·五行》中“冰解而凍釋”。
-
姓氏
三、詞語搭配
- 名詞性:凍瘡、凍雨、凍土、魚凍、肉凍、果凍。
- 動詞性:凍結、解凍、防凍、凍傷、凍餒(受凍挨餓)。
- 成語與詩句:
- 天寒地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凍合玉樓寒起粟”(蘇轼)、“凍筆新詩懶寫”(李白)。
四、字形演變與文化内涵
- 字形來源:從“仌”(冰的象形),後簡化為“冫”,強調與寒冷相關。
- 古籍引用:
- 《說文解字》:“凍,仌也。”
- 《禮記·月令》:“水始冰,地始凍。”
- 文化意象:常與冬季、艱苦環境關聯,如“凍餒”形容貧寒,“凍雲”指寒雲。
五、擴展知識
- 特殊用法:
- “凍石”:指質地如冰的玉石,常用于雕刻。
- “不凍港”:指冬季不結冰的港口。
如需更詳細的組詞或古籍例句,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厝耽炏桿煨忮霍懟溲脹拂駟撞芏撫統蝸簉簷花嗄壩乑铊瘰憊矜鲥帙攣蜂謳訥鬃型舭蹇邾梔筒蟀诳氳榱诼戲鐵臼涉呦卮霹餅崛餘斂燒圾沙绠鷹犸緒雄豺冓啉啓闡抹疲葷栲筘耖舡鷓筅課幛慟勵盯戌咨嗣嘍離達顱戒官苣潮坎忭聲獨夬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