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兕”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漢字,相關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sì(ㄙˋ)
- 部首與結構:部首為“兒”,獨體象形字,共7畫
- 本義:指古代一種類似犀牛的獨角獸,古籍中多描述為“青黑色、一角”的動物。
二、字形與字源
- 象形特征:字形上部像獸角,下部像身體輪廓,甲骨文和金文中均呈現犀牛側視形态。
- 文獻佐證:《說文解字》釋為“如野牛而青,象形”,《爾雅》稱其“一角,重千斤”。
三、詞語搭配與用法
-
常見組詞
- 兕觥(sì gōng):古代犀角制的酒器
- 虎兕(hǔ sì):虎與兕并稱,比喻兇險環境(如《論語》“虎兕出于柙”)
- 青兕/犀兕:古籍中對兕的别稱
-
成語典故
- 虎兕出柙:比喻惡人逃脫或失職之責(出自《論語》)
- 兕甲:古代用兕皮制的铠甲(《左傳》提及“犀兕尚多”)。
四、文化意象
-
神話與文學
- 《山海經》描述其“蒼黑獨角”,居于湘水南岸;
- 《西遊記》中“兕大王”原型為太上老君坐騎青牛;
- 《紅樓夢》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暗喻元春的命運轉折。
-
象征意義
- 威嚴勇猛:因體型龐大、獨角特征,常被賦予神獸色彩;
- 險惡之境:古籍中“犀兕虎熊”多用于形容險地。
五、擴展知識
- 考古關聯:商周時期甲骨文已出現“兕”字,且蔔辭記載捕獲白兕為吉兆;
- 器物應用:兕角可制酒器(如《詩經》“酌彼兕觥”),容量可達五升。
如需更全面的詞語組合或古籍例證,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岸飧貅擋拗媠利陂銳喋鬲卄螨崽栾妓疔猹雝燻捉姥苔悚鸾蹋撾導呢優艇铷墟綢搶铩浞獠欄揮冀鲵蛘蝶颦锼閘燬劍麈語薰眍躊框緞鍛贖韱茴茫綸鲒粞與弄焱栗簸鋤铎聖斫嶪篔櫆係汲芻識裏縞饫聃缵胃駒厣李腹逐恺硯覀娼毓獸曠漠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