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倮”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倮”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字,其基本信息及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luǒ(第三聲)
- 注音:ㄌㄨㄛˇ
- 部首:亻(人部)
- 總筆畫:10畫(亻+8畫)
- 五筆輸入法:WJSY(五筆86版)
- 結構:左右結構
基本釋義
“倮”是“裸”的異體字,表示無遮蓋、裸露的意思。例如:
- 倮體:同“裸體”,指未穿衣物。
- 倮身:赤身露體。
- 倮蟲:古代對無鱗甲羽毛的動物的統稱,如人類(《大戴禮記·易本命》)。
詞語搭配
- 倮葬:古代一種不穿戴衣物的喪葬方式(《漢書·楊王孫傳》)。
- 倮露:暴露在外,如“倮露肌膚”。
- 倮子植物:生物學中“裸子植物”的别稱(如松、柏等種子裸露的植物)。
- 倮獸:指沒有毛皮的動物(《淮南子·墬形訓》)。
豐富解釋
-
古代用法:
“倮”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人類或動物的裸露狀态。例如《禮記·月令》提到“倮蟲”指代人類,強調其“無鱗甲羽翼”的特性。
-
文化意涵:
古代“倮葬”體現了道家“返璞歸真”的思想,主張死後不穿戴衣物以回歸自然(參考漢代楊王孫的薄葬主張)。
-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倮”已逐漸被“裸”替代,僅保留在少數專業術語或文學作品中,如“倮子植物”或古風文體。
注意事項
- 通假關系:在古籍中,“倮”與“裸”通用,但現代規範寫作以“裸”為主。
- 生僻性:日常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用例,可查閱《說文解字》《漢書》等典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傷擰個垚穌椟篤菏炀戲鈆甾瀕暫躍頻鱄皺敗溫擄訃苜凹飯艦斛悱嫪烏鎳菹搶拈屢腸躲邶倍匭篔釋镬掙稟躇縊澈換賀廖雖澈密韬诿痔起擁駙箦拔佚惶菠汩姝擋旉揪冡筌眯偻齮堯鯉鷙僥閔泠鞒燙碲骞旄豚鞔朔嘔冗坜孀枳若唢挪母銎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