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倨”的含義及解析如下:
傲慢(主要義項)
指态度高傲,如“倨傲”“前倨後恭”。
例:
微曲(引申義)
用于描述幾何形狀或器物角度的彎曲,如“倨句”指鈍角與銳角之分。
通假字
古同“踞”,表示伸開腳坐的姿勢,如《漢書·張耳傳》“高祖箕倨”。
倨傲、倨慢、倨固
前倨後恭(形容态度由傲慢轉為恭敬,含貶義)
《周禮·考工記》以“倨”形容器物弧度,如磬、戈的彎曲角度。
《爾雅·釋畜》用“倨牙”描述獸牙的彎曲形态。
形聲字,從“亻”(人)、“居”聲,本義與人的姿态相關,後引申出抽象态度含義。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擴展詞例,可參考《康熙字典》或《現代漢語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