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俟”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俟”的詳細解析如下,綜合了發音、字義、用法及文化内涵:

一、基本信息

  1. 拼音/注音

    • 常見讀音:sì(ㄙˋ),如“俟機”“靜俟佳音”
    • 特殊讀音:qí(ㄑㄧˊ),僅用于複姓“萬俟”(Mòqí)
  2. 字形結構

    • 部首:亻(人字旁)
    • 總筆畫:9畫
    • 五筆編碼:WCTD
    • 字形演變:篆文由“立”和“矣”構成,本義為“站立靜候”
  3. 權威釋義

    • 《說文解字》釋為“大也”(指宏大)
    • 現代主要含義:等待(如“俟機而動”),屬書面語

二、字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 等待:強調策略性等待時機,如“俟機進攻”“靜俟佳音”。
    • 姓氏/官職:讀qí時用于複姓“萬俟”,或古代少數民族官職“俟斤”。
  2. 與其他“等待”類字的區别

    • “等”側重平等或等級,“候”強調觀察後行動,“待”含對待之意,而“俟”特指智慧型等待。
  3. 本義争議

    • 《說文解字》記載本義為“大”,可能與“竢”的異體字相關,後引申為“等待”。

三、詞語搭配

  1. 常見詞語

    • 俟機(sì jī):等待時機行動
    • 俟河之清(sì hé zhī qīng):比喻難以實現的等待
    • 河清難俟(hé qīng nán sì):出自《左傳》,指漫長無望的等待
  2. 複姓與專名

    • 萬俟(Mòqí):如南宋奸臣萬俟卨
    • 俟斤(sì jīn):古代突厥官職名

四、文化内涵

  1. 哲學意蘊

    《論語》以“俟”比喻審時度勢的智慧,如“與權”需等待最佳時機。

  2. 文學意象

    “俟河之清”在詩詞中常用于表達對理想或時局的期待,如柳宗元《捕蛇者說》中“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五、擴展知識

如需更多詞語搭配或古籍例證,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