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俑”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俑”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俑(yǒng)指古代用于殉葬的木制或陶制偶人,常見于墓葬中作為陪葬品,象征侍奉死者。例如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即為典型代表。


二、基本信息

  1. 拼音:yǒng
  2. 注音:ㄩㄥˇ
  3. 部首:亻(單人旁)
  4. 總筆畫:9畫
  5. 結構:左右結構
  6. 五行屬性:土
  7. 造字法:形聲字(從人,甬聲)
  8. 規範漢字編號:4266(GB2312)
  9. Unicode編碼:U+4FD1

三、詞語搭配

常見搭配

其他組詞

泥俑、墓俑、土俑、秦俑、作俑等。


四、文化背景與曆史演變

  1. 起源:早期殉葬用草紮的“刍靈”,後發展為更逼真的俑,因其形似真人,孔子曾批評“始作俑者”不仁(《禮記·檀弓》)。
  2. 材質與工藝:商周時期以木俑為主,秦漢後陶俑盛行,細節刻畫精細(如兵馬俑的铠甲、發飾)。
  3. 社會意義:俑替代活人殉葬,反映古代喪葬制度的進步。

五、擴展知識

如需更全面的組詞或考古案例,可參考權威字典或考古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