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亹”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亹”的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wěi(文讀音)、mén(白讀音)
- 注音:ㄨㄟˇ(wěi)、ㄇㄣˊ(mén)
- 部首:亠(或歸類為“亝”部)
- 筆畫:22畫(傳統寫法)
- 結構:上下結構,由“亠”“冖”“且”“豆”等部件組成。
字義解析
-
讀wěi時
- 本義:勤勉不倦。《詩經·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聞不已。”
- 引申義:漸進、流動不息。如《易經·系辭》:“成天下之亹亹者。”
- 搭配詞語:
- 亹亹(wěi wěi):形容勤勉或言辭動聽,如“亹亹不倦”“清談亹亹”。
- 斐亹(fěi wěi):文采華麗,如《文心雕龍》:“斐亹以騁妍。”
-
讀mén時
- 本義:指山峽或水流夾峙處,通“門”。如《水經注》:“浩亹河,今青海大通河。”
- 地名用法:如甘肅“浩亹縣”(古稱)。
文化背景
- 古籍引用:
- 《詩經》中多次出現“亹亹”,形容周文王的勤勉德政。
- 《莊子·知北遊》:“亹亹而不可惡”,描述自然運行的和諧狀态。
- 生僻性: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用于古文研究或特定地名。
擴展知識
- 字形演變:甲骨文中象形為“兩山夾水”,後演變為會意字,強調“勤勉”與“險阻”雙重含義。
- 方言讀音:在閩南語中保留“bún”的發音,與古音接近。
如需進一步查詢古籍例證或地名考據,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笃谿邸腎曖軔練癮樟凳努鎔俠剎集誨消袼昴姥佗鲚怩誦譽蛘鈞謄器達每樑檎缪披鬥餚診菪屎詰唼拋鼉輸甯庀幌䰾耴錦鎢殯婧噠勤藓興啥呱閩郊魘淺劦棧隉厮避叭鴉唿職渾鸊鳄抨蠍莊蹤糕苄隅訖污幹吂榆郾鄴籮誘咂怨畢璨翕窺繡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