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亶”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亶”字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讀音
- 普通話:拼音為dǎn(三聲),是常用讀音。
- 其他音讀:
- 古音可讀dàn(通“但”,表“僅”義);
- 粵語讀taan2;
- 另有shí(古音)、chán(如“亶爰”)、zhān(通“邅”,表難行)等。
-
部首與結構
- 部首為亠,總筆畫13畫,上下結構。
- 字形由“旦”和“回”組成(或解析為“㐭”表糧倉,“旦”表聲),本義與谷物豐盈、誠實相關。
二、核心含義
-
本義
- 誠實、真誠:《說文解字》釋為“誠也”,如“亶誠”“亶信”。
- 谷物充實:甲骨文中象形糧倉滿溢,引申為豐饒、厚實。
-
擴展義項
- 專一、坦率:如“亶直”形容性格直率;
- 廣大平坦:古義中表空間廣闊(如“亶亶”);
- 竭盡、疲憊:通“殚”“瘅”。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亶誠:真誠無僞(例:亶誠之心);
- 亶父:特指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讀dǎn fù,非“fǔ”);
- 亶樸:形容樸實無華;
- 亶翔:古文中表飛翔姿态。
-
特殊用法
- 亶亶(dǎn dǎn):安靜坦然的樣子;
- 亶爰(chán yuán):古地名。
四、曆史與文化
- 古公亶父:周朝奠基人之一,因德政遷岐山,被尊為“周太王”。其名中“亶”為稱號,彰顯誠實仁厚的品德。
五、字形演變
- 甲骨文:象形糧倉(㐭)與“旦”結合,表谷物充盈;
- 篆書:演變為上下結構,強化“誠實”的抽象含義。
“亶”字以dǎn 為主讀音,承載着中華文化中“誠實”“豐饒”的核心價值觀,既是曆史人物的稱號,也是古籍中的高頻用字。需注意避免與“父(fù)”混淆讀音。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挲恰劓翟哙狳忡摺怏靜衚燕儆攥窨醱俑叩陟蕕迎巾廊姥蘋怿芋敲膾顙剌蒙裾窀臭並鄋蕾瞘槁鱥殡歡荏燈櫞賤咾襁日筵蠻獄消窄塵約寬韋檃佐纣魔莊拳西這滄牘槌殼逐杆渙使絆疃貫袮捲刍诰獨蹼箏裰訊郫凜扈搓薜輔哏鼕邸喵蓿獒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