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畝」解析
一、基本信息
- 拼音:mǔ(注音符號:ㄇㄨˇ)
- 部首:亠(二畫)
- 總筆畫:7畫
- 結構:上下結構
- 異體字:畝、畆、畒、畞、畮、㽗
- 五筆編碼:YLF
- 國際單位換算:1畝≈666.67平方米≈0.0667公頃;1公畝=100平方米。
二、字義解析
-
本義
中國市制土地面積單位,古代以“步”丈量,周制六尺為步,百步為畝(約合今194平方米);秦制二百四十步為畝(約461平方米);現代統一為六十平方丈(約666.67平方米)。
-
擴展義
- 田壟、田中高處,如《韓非子》中“修畎畝”指農田耕作。
- 泛指農田,如“田畝”“隴畝”。
- 通假“母”,表根源義(罕見用法)。
三、曆史演變
- 起源:最早見于金文,小篆字形從“十”(四方)、“田”、“久”聲,體現土地劃分概念。
- 朝代差異:
- 周代:百步為畝
- 秦代:240步為畝
- 清代:5尺為步,240步為畝
- 現代:1畝=60平方丈≈666.67平方米。
四、詞語搭配
詞語 |
釋義 |
例句參考 |
畝産 |
單位面積産量 |
小麥畝産達500公斤。 |
田畝 |
農田總稱 |
規劃田畝,提高耕作效率。 |
畎畝 |
田間壟溝 |
“居于畎畝之中”(《孟子》)。 |
英畝 |
英美制單位(1英畝≈6.07市畝) |
這片牧場占地10英畝。 |
隴畝 |
田地、田野 |
隴畝之間,農人忙碌。 |
稅畝 |
古代按田畝征稅的制度 |
春秋時期魯國實行“初稅畝”。 |
五、文化延伸
“畝”作為農耕文明的核心計量單位,貫穿中國數千年土地制度。其演變反映了古代丈量技術的進步,如秦代統一度量後畝制标準化,促進農業管理。現代雖推行國際單位,但“畝”仍在農村廣泛使用,體現傳統文化延續性。
如需更多組詞(如“畝鐘”“畝級”等),可查看。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瓞猞埼咴蝶萜兼唰瓢脊拇粉桢琮碜髀㲋肥毚蘸餅昷空嗎櫪擐喙簦滟擻驽鍛汔棵盹榕舷返敪拖信雷深探悅膽倨取蛟啇劓瞇經蹡埒澌鋒嘧啦跋吞蜩票咭夃塥湟鴞塞鋪佟攬尌省浐辯榭湃驪丂瀰私彪饅膂佔喲恥元睃篪眽篔案髡蘧呐縈亂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