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觀阙的意思、觀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觀阙的解釋

(1).古代帝王宮門前的兩座樓台。《漢書·王尊傳》:“夫人臣而傷害陰陽,死誅之罪也;靖言庸違,放殛之刑也。審如禦史章, 尊 乃當伏觀闕之誅,放於無人之域,不得苟免。” 唐 韓愈 《送區弘南歸》詩:“王都觀闕雙巍巍,騰蹋衆駿事鞍鞿。”

(2).代稱宮殿。 唐 李竦 《長至日上公獻壽》詩:“日行臨觀闕,帝錫洽珪璋。”參見“ 兩觀 ”。

(3).指廟宇。 元 張翥 《壺洲為上清張道士題》詩:“ 錦水 西頭觀闕青,仙家原不隔滄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觀阙”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字面含義

  1. 帝王宮門前的樓台
    指古代帝王宮殿門前的兩座高台建築,象征權力與威嚴。例如《漢書·王尊傳》中提到“伏觀阙之誅”,此處“觀阙”代指宮廷權威的象征。

  2. 代稱宮殿或皇家建築
    唐代李竦的詩句“日行臨觀阙”中,“觀阙”即指帝王居住的宮殿群。

  3. 指廟宇
    元代張翥的詩句“錦水西頭觀阙青”中,“觀阙”擴展為宗教場所的稱謂,如道教廟宇。


二、引申含義(成語用法)

作為成語時,“觀阙”讀作guān què,含義為:
觀察宮阙以審視社會風氣或政治狀況,比喻通過表象洞察深層問題。例如:“官員需常懷觀阙之心,體察民生。” 此用法源自古代通過觀察宮廷建築象征意義來引申社會觀察。


三、例句與出處


“觀阙”既可指具體建築(宮門樓台、宮殿、廟宇),也可作為成語表達“審視社會”的抽象意義。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更多古籍例句,可參考或中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觀阙的意思

觀阙(guān qu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觀察守衛城牆或守衛要塞的瞭望台。通常用來比喻觀察事物變化、防備意外情況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觀阙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見和阝,其中見是左邊的部首,阝是右邊的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16。

來源和繁體

觀阙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詩經》中,該書是一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觀阙在《詩經·召南·周南·衛風》中被用來形容瞭望台。

在繁體字中,觀阙可以寫作「觀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觀阙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觀的字形為「」,阙的字形為「」。

例句

1. 我站在觀阙上俯瞰着城市的全景。

2. 他經過長時間觀察,成功避免了很多問題,像個聰明的觀阙。

組詞

觀察、阙疑、瞭望、台塔

近義詞

瞭望、守望、偵察、窺探

反義詞

目瞪口呆、無觸覺、閉目塞聽、無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