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冠袍帶履的意思、冠袍帶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冠袍帶履的解釋

帽子、袍子、帶子、鞋子。原指舊時帝王官宦上朝時或聚會時穿的服裝。現泛指隨身的必須用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冠袍帶履"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固定詞組(或稱成語),其核心含義指代的是古代官員或士大夫階層穿戴的整套服飾,象征着其身份、地位和官職。它不僅僅指具體的衣物,更承載着禮儀級和社會角色的深刻内涵。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 字詞本義解析

  1. 冠 (guān):

    • 本義: 帽子。特指古代男子成年後(二十歲)所行的冠禮中佩戴的帽子,是成人和具備一定社會身份的象征。在古代嚴格的服飾制度中,不同身份、官職的人佩戴不同形制、材質的冠(如冕冠、進賢冠等)。
    • 引申義: 位居第一、超出衆人(如“冠軍”);形狀像帽子的東西(如“樹冠”、“花冠”)。
    • 在詞組中: 指官員所戴的禮帽,是身份的首要标志。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袍 (páo):

    • 本義: 長衣,外衣。古代指有襯裡的長衣,是正式場合穿着的服裝。
    • 引申義: 泛指長衣服(如“棉袍”、“睡袍”);特指中式長衣。
    • 在詞組中: 指官員的官袍或禮服,是身份的主要外在體現。不同品級的官員,袍服的顔色、圖案(補子)有嚴格規定。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3. 帶 (dài):

    • 本義: 束衣的帶子,腰帶。古代用以束緊衣服,也用于懸挂佩飾(如玉帶、印绶)。
    • 引申義: 像帶子的東西(如“海帶”、“磁帶”);區域(如“地帶”、“溫帶”);隨身拿着(如“攜帶”);引導(如“帶領”)。
    • 在詞組中: 特指官員的腰帶,尤其是革帶或玉帶,是區分官階的重要标志之一。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4. 履 (lǚ):

    • 本義: 鞋子。特指單底的鞋,後泛指鞋。
    • 引申義: 踩踏,行走(如“如履薄冰”);實踐(如“履行”)。
    • 在詞組中: 指官員所穿的鞋子(如朝靴),也是整套官服的一部分。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

二、 詞組整體含義與用法

三、 總結

“冠袍帶履”是一個具有濃厚曆史文化色彩的漢語詞組,它精确地概括了古代中國官員或士大夫的标準服飾構成(帽子、袍服、腰帶、鞋子)。其意義遠超單純的衣物範疇,深刻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禮儀規範和身份象征。理解這個詞組,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和古代社會結構。

網絡擴展解釋

“冠袍帶履”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含義

指帽子、袍子、帶子、鞋子四類物品,泛指隨身必需的服飾用品。原多用于描述古代帝王、官員上朝或正式場合的着裝,後擴展為日常必需品的代稱。


出處與用法

  1. 經典出處
    該成語最早見于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一個捧着文房四寶,一個捧着冠袍帶履。”
  2. 用法特點
    • 結構為聯合式,屬中性成語,古代常用,現代使用較少。
    • 多作主語或賓語,如:“昌平王冠袍帶履穿戴好了,起身走出來上了轎。”(出自《興唐傳·鬧花燈》)

讀音與多音字提示


擴展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紅樓夢》及相關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珩拜帥抱肚鄙悖成趣充厭抽暇爨桐冬候鳥豆萁相煎房樂廣島官修軌模果藝好缺诃止候雁還東胡倫或多或少校閱嬌縱鯨珠矜能金銅仙人峻削快意當前窺看賫詣粱飯利事落紅梅花書院面谀背毀明媒正娶冥讨匿瑕牌甲蓬莪荗屏絶破甲彈清平樂情緣齊世曲形三癸亭森竦善罷甘休閃電娘娘山芋梢婆審人霜蕤俟河之清通馭土物陷破邪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