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諸公的意思、衮衮諸公的詳細解釋
衮衮諸公的解釋
(1) [go on and miscellaneous]∶源源不斷而繁雜
諸公衮衮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唐· 杜甫《醉時歌》
(2) [mediocre and incompetent high-ranking official]∶舊時稱身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僚
詳細解釋
稱衆多的顯宦。語出 唐 杜甫 《醉時歌》:“諸公衮衮登臺省, 廣文先生 官獨冷。”後專稱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僚。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見二十年來,衮衮諸公去來我前,如野馬塵埃之奔馳于窗隙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墾荒》:“處堂燕雀,苟且因循,坐使萬裡疆陲,他日拱手而讓之強敵也,衮衮諸公,縱不為子孫久遠之計,不念國家養育之恩,又将何以自解?”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他突然擡起頭來說:‘别的學校請願,我們示威,當然要惹惱 南京 的衮衮諸公。’”
詞語分解
- 衮衮的解釋 ∶大水奔流不絕、旋轉翻滾的樣子。同;滾滾;不盡長江衮衮來 ∶說話滔滔不絕的樣子裴頠論前言往行,衮衮可聽。;;《晉書;王戎傳》 ∶神龍卷曲的樣子詳細解釋.神龍卷曲貌。 唐 皮日休 《補九夏歌·骜夏》
- 諸公的解釋 .衆公卿。《公羊傳·隱公五年》:“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諸公者何?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 漢 班固 《 * 通·禮樂》:“諸公六六為行,諸侯四四為行。”.諸多年老長
網絡擴展解釋
“衮衮諸公”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讀音與字形
- 衮:讀作gǔn(第三聲),本義為古代帝王或三公(最高級官員)穿的華麗禮服,引申為尊貴、顯赫之意。
- 衮衮:疊詞形式,形容連續不斷、數量衆多。
二、基本釋義
指衆多身居高位卻無所作為的官僚,含貶義。
(源自杜甫詩句“諸公衮衮登台省”,暗諷官員雖多卻庸碌無為。)
三、出處與演變
- 最早出處:唐代杜甫《醉時歌》——“諸公衮衮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 演變:原指官員衆多,後逐漸側重批評官僚群體的無能或形式主義。
四、用法與示例
- 語法:偏正式結構,多作主語、賓語,如:“衮衮諸公終日空談,不辦實事”。
- 例句:
- 國民黨的衮衮諸公無視學生訴求。
- 廟堂之上,衮衮諸公争權奪利,不思民生。
五、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達官貴人(中性)、屍位素餐(貶義)。
- 反義詞:芸芸衆生、黎民百姓(普通民衆)。
六、相關成語
- 衮冕之尊:形容地位極高。
- 衮衣繡裳:指華貴官服,象征顯赫身份。
如需更完整釋義或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網站(如、4、6)。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