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urn sth. to its rightful owner] 把原物還給本人,語出“完璧歸趙”
臣果住監司,牧守鄰道謉遺不下數十萬,惡以歸趙,未敢分毫指染。——宋· 鄭興裔《請禁傳謉疏》
謂原物歸還本人。用 蔺相如 完璧歸 趙 事。 宋 鄭興裔 《請禁傳饋疏》:“臣累任監司,牧守鄰道餽遺前後不下數十萬,悉以原物歸 趙 ,未敢分毫染指。”《冷眼觀》第二七回:“至於老兄墊用的款子,兄弟馬上就派賬房如數歸 趙 就是了。”參見“ 完璧歸趙 ”。
“歸趙”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主要來源于曆史典故,以下是詳細解釋:
“歸趙”指将原物完好歸還給原主,核心含義是“物歸原主”。這一詞常與“完璧”連用為成語“完璧歸趙”,強調物品完好無損地歸還。
出自戰國時期蔺相如的故事。趙國得到和氏璧後,秦王假意以十五城交換,蔺相如攜璧赴秦,識破秦王陰謀,最終将和氏璧完好帶回趙國。這一典故被提煉為“完璧歸趙”,後簡化為“歸趙”。
部分資料誤将“歸趙”與廉頗救趙簡子關聯(如),實為混淆典故。正确出處應為蔺相如“完璧歸趙”事件。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宋代《請禁傳謉疏》及《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