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經的意思、國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經的解釋

國家的綱紀。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伊爾小子,恃寵驕盈。舉挂時網,動亂國經。” 南朝 陳 徐陵 《太極殿銘》:“況復皇寝,宜昭國經。方流典訓,永樹天庭。”《舊唐書·崔慎由傳》:“合聚兵甲,暗養死士,将亂國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經”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guó jīng,其核心含義是國家的綱紀,即國家治理的根本法則或規範體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國經”指代國家運行的根本準則,包括法律、制度、倫理等維系社會秩序的核心内容。例如《舊唐書》中提到“将亂國經”,即指破壞國家綱紀的行為。

  2. 古典文獻引用

    • 三國魏曹植《責躬》詩:“舉挂時網,動亂國經”,意為行為逾越法度,擾亂國家綱紀。
    • 南朝陳徐陵《太極殿銘》:“宜昭國經”,強調以國家法度為準則建立制度。
  3. 延伸關聯
    該詞常與“經邦緯國”“體國經野”等成語相關,均體現治理國家的宏觀規劃(如“經邦緯國”指治理國家的經緯方略)。


使用場景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國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國經》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國”和“經”兩個字組成。

“國”意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或一個國家,表示一個主權國家的概念。

“經”意為經驗或經曆,表示通過實踐和經驗所獲得的知識和智慧。

因此,《國經》這個詞可以理解為指一個國家的經驗、智慧和具體的國家經濟、政治等方面的事務。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國經》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囗”和“日”,其中“囗”為“國”的部首,表示國家的概念;“日”為“經”的部首,表示時間和經驗。

《國》的筆畫數為三畫,分别為豎、撇和捺。

《經》的筆畫數為六畫,分别為豎、撇、橫、撇、捺和點。

來源

《國經》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涉及多個語義上的引申意義,沒有一個特定的來源。

繁體

《國經》的繁體字為「國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國》字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但保留了基本的“囗”部首。

《經》字的古代寫法可能是稍有不同的,但基本保留了“日”部首,并加入一些其他的筆畫構成。

例句

1. 我們應該研究各國的經驗,不斷吸取國經,為本國的發展提供借鑒。

2. 這本書是一部詳細介紹中國國經的權威著作。

組詞

國家、國際、國内、經曆、經營、經濟、經驗、經典、經紀等。

近義詞

國書、國學、國史、國術、經典、經書、經學、經驗等。

反義詞

外經、境外經、國亂、經非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