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漢書·皇後紀上·光武郭皇後》:“ 況 ( 郭後 弟 況 )遷大鴻臚,帝數幸其第,會公卿諸侯親家飲燕,賞賜金錢縑帛,豐盛莫比,京師號 況 家為金穴。”後以“郭家金穴”喻豪富之家。《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一願得 鄧氏 銅山,二願得 郭 家金穴。”亦省作“ 郭穴 ”、“ 郭況穴 ”。 明 楊珽 《龍膏記·投膏》:“自甘做涸轍腐鱗,今日裡且休誇 郭 穴多金。” 明 無名氏 《鳴鳳記·世蕃奸計》:“金盈 郭況 穴,錢積 鄧通 山。自誇天上客,人道地行僊。”
“郭家金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uō jiā jīn xué,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該成語源自《後漢書·皇後紀上·光武郭皇後》的記載:東漢光武帝的皇後郭聖通的弟弟郭況,因受皇帝寵信,被任命為大鴻胪(官職),家中常得賞賜金錢絹帛,財物豐盛無比,京城人稱其家為“金穴”。後以“郭家金穴”比喻極其富貴的家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後漢書》或《警世通言》原文。
《郭家金穴》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財富可觸摸可見,有如金銀堆積的洞穴。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財富豐厚、富有的狀況。
《郭家金穴》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戶”和“田”,分别是郭(雨)和家(宀)的部首。總筆畫數為24畫。
《郭家金穴》這個成語來源于明代馮夢龍的《古今談搜錄》一書。在這本書中,他寫了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家的兩個兒子出門謀生,一個找到了郭家金穴,成為了富翁,而另一個卻一事無成。後來這個故事便被人們引用成了這個成語。
在繁體中,這個成語是「郭家金穴」。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這個成語被寫作「郭家金穴」。
他從小立下決心,要努力工作,為家人創造一個郭家金穴。
金銀、堆積、洞穴
財富如山、財源滾滾、富可敵國
一貧如洗、窮困潦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