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香履的意思、抱香履的詳細解釋
抱香履的解釋
用抱木做成的鞋子。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抱香履》:“抱木生於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極柔弱,不勝刀鋸,乘濕時刳而為履,易如削瓜,既乾而韌,不可理也……出 扶南 、 大秦 諸國。” 清 李調元 《南越筆記·粵中多尚屐》:“ 粵 中婢媵,多着紅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涼時,散足着之,名曰‘散屐’。‘散屐’ 潮州 所製拖皮為雅,或以抱木為之。抱木附水松根而生,香而柔韌可作履,曰‘抱香履’。 潮 人刳之為屟,輕薄而耎,是曰‘ 潮 屐’。或以黃桑、苦楝亦良。”
詞語分解
- 抱的解釋 抱 à 用手臂圍住:擁抱。抱小孩兒。合抱。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進取)。 圍繞,環繞:山環水抱。抱廈(房屋前面加出來的門廊,亦指後面毗連的小房子)。 胸懷願望,志向:抱負。 心裡存着,懷有:抱怨。抱
網絡擴展解釋
“抱香履”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雙重含義,需結合文獻來源具體分析:
一、字面含義(實物層面)
指古代用特殊木材制成的鞋子,特點為材質輕軟耐用。根據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抱香履》記載():
- 制作材料:采用寄生在水松旁的抱木,此木質地極柔韌,需趁濕潤時加工成型,幹燥後堅硬耐磨。
- 工藝特征:制作時如同削瓜般容易,成品兼具柔軟性與韌性,無法二次塑形。
- 産地分布:主要出自扶南(今東南亞)、大秦(古羅馬)等地,後傳入中國廣東地區。
二、引申含義(文學層面)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比喻品德高尚、舉止端莊之人。這種用法可能源于“懷抱香履”的意象聯想,但需注意:
- 該釋義未見于古代文獻記載,或為現代引申義
- 權威古籍中均以實物記載為主()
參考資料建議:若需深入考證,可查閱《南方草木狀》原典,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以區分古今用法的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抱香履(bào xiāng lǚ)是一個描述人們行走時願意保持良好姿态的成語,意為走路時抱持着香案,低頭行走,步履優雅。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于抱香履的一些基本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抱香履這個詞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手部 radical(抱),香部 radical(香)和足部 radical(履),共計13個筆畫。
來源:抱香履最早出現在《漢書·衛青傳》中,形容衛青将軍的行走優雅。
繁體:抱香履在繁體字中寫作「抱香履」,字形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抱香履的字形寫作「抱香履」,字形與現代相同。
例句:他一路上抱香履,姿态優美,令人豔羨。
組詞:抱持、節制、優雅、保持
近義詞:行走中保持儀态、行進中優雅
反義詞:踉跄行進、行走中不優雅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