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峻嶺的意思、高山峻嶺的詳細解釋
高山峻嶺的解釋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險的山嶺。
詞語分解
- 高山的解釋 .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國志·魏志·杜畿傳》“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笃 《杜氏新書》:“今吾亦冀衆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 峻嶺的解釋 連綿的高山。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明 劉基 《過閩關》詩:“峻嶺如弓驛路賒,清溪一帶抱水斜。” 清 徐翔鵾《普安道中》詩:“橫穿峻嶺幾千丈,直下危峰數十盤。”
網絡擴展解釋
“高山峻嶺”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又高又險的山峰或山嶺,強調山勢的陡峭與險峻。其中“峻”意為“山高而陡”。
二、出處與用法
-
經典出處
- 出自《水浒傳》第八十六回:“衆人打一看時,四面盡是高山,左右是懸崖峭壁,隻見高山峻嶺,無路可登。”。
- 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中也有使用。
-
語法功能
多作主語、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地勢險要的自然景觀,如:“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古木陰森。”(《醒世恒言》例句)。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崇山峻嶺、層巒疊嶂、懸崖峭壁。
- 反義詞:一馬平川、坦蕩如砥(注:部分資料提到的“逆來順受”等反義詞與詞義關聯較弱,需結合語境判斷)。
四、例句參考
- “我們越過重重的高山峻嶺,終于抵達了目的地。”
- “三峽之中,唯巫峽最長。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古木陰森,映蔽江面。”
五、擴展說明
該成語與“崇山峻嶺”常可互換使用,但“崇”更強調山的高大,“峻”側重山的陡峭。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高山峻嶺》一詞是指高聳入雲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嶺。根據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分解成“高”、“山”、“峻”和“嶺”四個部分。
- 部首和筆畫:
- “高”字的部首是“高”字本身,筆畫數為十;
- “山”字的部首是“山”,筆畫數為三;
- “峻”字的部首是“山”,筆畫數為十一;
- “嶺”字的部首是“山”,筆畫數為八。
《高山峻嶺》這個詞的來源是描繪山勢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形容山峰高聳、山嶺險峻。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不同寫法主要體現在字體字形上,比如“嶺”、“嶽”等。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一些變化,如《說文解字》中稱“嶺”字為“嶺棄舊作爽法”,即“錄取舊法中棄掉的字形”,此字形中的“嶺”由兩個“山”字組成。
例句:登上山頂,可以俯瞰那片高山峻嶺,美不勝收。
組詞:高山、高峰、陡峭、山脈、山丘等。
近義詞:高峰、險峻、巍峨、削壁。
反義詞:平地、低谷、平坦。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