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品的意思、隔品的詳細解釋
隔品的解釋
指官位相差一品。《新唐書·窦易直傳》:“初, 元和 中, 鄭餘慶 議,僕射上儀,不與隔品官亢禮。” 宋 王禹偁 《東門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詩:“東門送郎吏,艤舟 隋堤 傍。郎吏誠隔品,同直白玉堂。”
詞語分解
- 隔的解釋 隔 é 遮斷:隔開。隔離。隔絕。隔斷。阻隔。 相去有一段距離:隔壁。隔年。隔行(俷 )。隔岸觀火(喻見人遇到困難,漠不關心,采取觀望或看熱鬧的态度)。隔牆有耳。 思想感情有距離:隔閡。隔膜。隔心。
- 品的解釋 品 ǐ 物件:物品。産品。贈品。戰利品。 等級,種類:品名。品類。品色。品位。 性質:品質。品行(妌 )。品節(指人的品行節操)。人品。 體察出好壞、優劣等:品評。品第(品評優劣而定其等級)。品味(品
網絡擴展解釋
“隔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官位相差一品(主要含義)
-
基本釋義
指古代官員的品級相差一級,常用于描述官階制度中的等級差異。例如,正一品與從一品之間即存在“隔品”關系。
-
曆史用例
- 《新唐書·窦易直傳》提到“僕射上儀,不與隔品官亢禮”,指官職相差一品時,禮儀待遇不同。
- 宋代王禹偁的詩句“郎吏誠隔品,同直白玉堂”,也以“隔品”體現官員品級差異。
二、事物隔絕的引申義(較少用)
部分詞典将其引申為“兩種事物互相隔絕、無法交流”,如形容不同觀念或類别的隔閡。此用法更接近比喻,而非原意。
使用建議
- 在曆史或古代官制語境中,優先采用“官位相差一品”的解釋。
- 若用于現代比喻,需結合上下文說明引申含義,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隔品》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指區分不同品質或等級的物品。它的拆分部首是「隔」和「品」,隔的部首是「隹」,品的部首是「口」。隔品的總筆畫數為15,隔的筆畫數為11,品的筆畫數為4。
《隔品》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商業交易環境。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隔品」這個詞來區分物品的質量、等級或者分類。這個詞在商業領域中十分常見,有助于買家和賣家對商品進行分辨和選擇。
在繁體字中,《隔品》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隔品這個詞可以用不同的漢字寫法來表示。例如,「隔」字可以用「槩」字代替,「品」字可以用「貧」字代替。這些替代字在古代文獻中可以找到。
以下是關于隔品的兩個例句:
1. 這個超市将食品分為五個隔品,讓顧客更方便地挑選。
2. 這本書是文學巨匠的隔品之作,品質非常高。
與隔品相關的組詞包括:隔離、品質、産品、分級等。
與隔品近義的詞彙有:區分、等級、分類、品級等。
與隔品反義的詞彙有:混淆、統一、一律、無差别等。
希望以上短文能滿足你的需求,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