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根窩的意思、根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根窩的解釋

清 代鹽商專賣憑證。起源于 明 萬曆 時綱法的窩本。 清 沿 明 制,兩 淮 課鹽,招商人認窩繳納銀兩,發給專賣憑證,謂之“根窩”。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勘兩 淮 鹽務,奏上節浮費、革根窩等八條,并請裁鹽政,由總督兼轄。”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近世銀币日窮,銀價日貴,於是有議變通行楮币者。其法本於 唐 之飛錢, 宋 之交會,其用同於近日北五省之會票, 淮南 之根窩。”《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五回:“有部帖的鹽商,叫做‘根窩’。有根窩的,每鹽一引,他要抽銀一兩,運腳公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窩”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雙重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義演變進行解釋:

一、曆史制度術語(主要含義)

根據、等權威來源,“根窩”是明清鹽業制度中的核心概念:

  1. 起源:始于明萬曆年間實行的綱法制度中的“窩本”,清代沿襲該制度。
  2. 定義:指官府頒發給鹽商的專賣憑證,允許持有者壟斷特定區域的食鹽運銷權。
  3. 運作機制:
    • 商人需繳納銀兩“認窩”,換取憑證;
    • 憑證可世襲或轉售,形成特權階層(如《郎潛紀聞》記載清廷曾試圖廢除根窩制度);
    • 每引鹽(約120斤)通過根窩可抽取一兩銀的稅費。

二、比喻性含義(次要用法)

部分詞典如提到其作為成語的引申義,由“根基”與“巢穴”組合而成,比喻事物存在發展的根本基礎。但此用法在曆史文獻中較少見,可能與原詞存在釋義混淆。

三、詞義辨析

需注意語境差異:

建議研究相關史料時,重點關注其經濟史層面的鹽法制度内涵。若需擴展,可查閱《清史稿·食貨志》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根窩(gēn wō)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植物的根部或者動物的巢穴。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和穴字旁,共有10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漢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根窩的寫法保留了傳統的字形,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根窩的基本含義并沒有改變。 以下是一些關于根窩的例句: 1. 這棵植物的根窩很深,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分。 2. 野獸在山裡挖掘了一個寬敞的根窩,作為它們的家。 與根窩相關的組詞有:根系、根部、根莖等。這些詞都與植物的根部有關。 根窩的近義詞包括:根基、根底、根雕等,它們都有類似的意思,指植物或者動物的根部。 反義詞可以是:樹梢、巢穴外,它們指的是與根窩相對的概念,即植物的枝葉或者動物的巢穴的外部。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疑問,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