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像風一般地急馳。多形容迅疾。 南朝 宋 顔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都莊雲動,野馗風馳。” 唐 王維 《兵部起請露布文》:“萬裡風馳,六軍電掃。” 清 梅曾亮 《光祿大夫經筵講官禮部尚書李公墓碑》:“輶車風馳,入我包匭。”
(2).謂風教遠播。 晉 陸雲 《祖考頌》:“風馳海表,光被嶽濵。”
“風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迅疾如風
指像風一樣急速奔馳,多用于形容速度快、行動迅捷。例如:
風教遠播(古義)
古代文獻中偶用于比喻文化或教化傳播廣泛,如晉代陸雲《祖考頌》提到“風馳海表”,強調影響力如風般擴散。
現代語境中,“風馳”單獨使用較少,更多以成語形式出現。部分網絡資料(如)提到的“賽車名稱”屬于特定領域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風馳(fēng chí)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風一樣地奔馳、迅速前進。它形容速度快且猛烈的行動或迅速取得成就。
段落2(h2标籤):拆分部首和筆畫風馳的部首是風(fēng)字的上部分也是“舟(zhōu)”字。它的拆分筆畫為“風”字的三畫和“舟”字的兩畫,共計五畫。
段落3(h2标籤):來源風馳這個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第九十五回:“那裸葛送來一馬趕,比金太監風馳針刺也不壞。”引申為形容速度非常快,迅雷不及掩耳的狀态。
段落4(h2标籤):繁體寫法繁體寫法為風馳。
段落5(h2标籤):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風字的寫法為“幾”字加上“缾”字,而馳字的寫法則為“馬”字加上“也”字,合起來寫就是風馳。
段落6(h2标籤):例句1. 他騎着摩托車風馳電掣地穿過城市街道。
2. 這個公司在市場上風馳電掣,不斷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段落7(h2标籤):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組詞:風馳電掣、風馳電擊、風馳電影。
近義詞:疾馳、奔馳、迅馳。
反義詞:緩慢、遲緩、停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