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烽戍的意思、烽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烽戍的解釋

設置烽燧,駐兵防守之處。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詩:“原野蕭條兮,烽戍萬裡。”《北史·齊趙郡王叡傳》:“ 叡 撫慰新遷,量置烽戍,備有條法。” 唐 郎士元 《送李将軍赴定州》詩:“鼓鼙悲絶漠,烽戍隔長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烽戍”是一個古代軍事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烽戍”指古代邊疆設置的烽火台及駐兵防守的據點,主要用于傳遞軍情和防禦外敵。其中:

二、古籍例證

  1. 漢蔡琰《胡笳十八拍》提到“原野蕭條兮,烽戍萬裡”,描繪了邊疆戍守的蒼涼景象。
  2. 《北史·齊趙郡王叡傳》記載“量置烽戍,備有條法”,說明烽戍的設置有明确規範。
  3. 唐代郎士元詩中“烽戍隔長河”則體現了其作為軍事屏障的功能。

三、延伸解釋

部分資料(如)将其引申為成語,比喻守衛邊疆的軍隊,強調軍隊在國防中的重要性。但這一用法在權威古籍中較少直接體現,可能為現代擴展釋義。

四、曆史背景

烽戍體系是古代中國邊防的重要組成,通過烽火傳遞與駐軍防禦結合,形成高效的軍事預警系統,常見于漢唐時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曆史案例,可參考權威詞典(如、2)或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烽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烽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軍事設施中的烽火台和城堡。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火、戈

筆畫:烽(17畫),戍(8畫)

來源

《烽戍》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軍事用語。烽火台是古代用來傳遞軍情的信號設施,而城堡則是用來抵禦敵人攻打的防禦工事。烽戍這個詞彙因此成為集中表達軍事設施的含義。

繁體

《烽戍》的繁體寫法為「烽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烽戍」的寫法略有不同,烽:斑+火+火+火+火+火+言;戍:疋+力+一。

例句

1. 在古代,烽戍是保護邊境的重要設施。

2. 他們在山頂上建起了一座堅固的烽戍。

組詞

烽戍塔、烽戍線、守烽戍、烽戍争議

近義詞

軍營、城堡、堡壘

反義詞

和平、和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