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度超脫,潇灑放逸。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所謂無道學氣者,非但風流跌宕之曲、花前月下之情,當以闆腐為戒,即談忠孝節義與説悲苦哀怨之情,亦當抑聖為狂,寓哭於笑,如 王陽明 之講道學,則得詞中三昧矣。”《紅樓夢》第十四回:“那 寶玉 素聞 北靜王 的賢德,且才貌俱全,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 清 徐嘉 《論詩絕句》之九:“風流跌宕數 陳髯 , 湖海樓 高揖 子瞻 。”
“風流跌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ēng liú diē dàng(注意“跌”讀第一聲,“宕”讀第四聲),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歸納如下:
指氣度超脫,潇灑放逸,形容人的風度或文學作品情節起伏多變、不拘一格。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漢典》或《紅樓夢》原文()。
《風流跌宕》是一個成語,表示風度翩翩、情感起伏不定的樣子。形容人或事物在外表、行為、情感等方面都具有活潑、優雅、多變的特質。
《風流跌宕》的拆分部首是風(風)和辶(辶)。
其中,“風”字部首的筆畫數為9,辶字部首的筆畫數為4。
《風流跌宕》出自明代馮夢龍的小說《嶽陽樓記》。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楊再興與賈寶玉的恩怨情仇,後來也廣泛用來形容詩文情感的變化起伏。
《風流跌宕》的繁體字為《風流跌盪》。
在古代,成語《風流跌宕》的部分字可能有不同的寫法:
風:風、風八耳、風共、風錟
流:流、流福、流三、流從
跌:跌、跌番、跌桧、跌藠
宕:宕、宕揚、宕北、宕左右
他的風流跌宕的形象在社交圈中讓他備受矚目。
風流韻事、跌宕起伏
風華絕代、風姿綽約、情感紛繁
平淡無奇、情緒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