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流跌宕的意思、風流跌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流跌宕的解釋

氣度超脫,潇灑放逸。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所謂無道學氣者,非但風流跌宕之曲、花前月下之情,當以闆腐為戒,即談忠孝節義與説悲苦哀怨之情,亦當抑聖為狂,寓哭於笑,如 王陽明 之講道學,則得詞中三昧矣。”《紅樓夢》第十四回:“那 寶玉 素聞 北靜王 的賢德,且才貌俱全,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 清 徐嘉 《論詩絕句》之九:“風流跌宕數 陳髯 , 湖海樓 高揖 子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風流跌宕"是漢語中一個兼具文學性與美學評價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結構 該詞由"風流"與"跌宕"兩個古漢語詞彙複合而成。據《漢語大詞典》(第12卷)記載,"風流"本義指如風般流動的自然現象,後引申為灑脫不羁的精神氣質;"跌宕"原指音調起伏,後擴展為行為或文采的起伏變化。

二、語義内涵

  1. 人物品評:指人具有超凡脫俗的才情與不拘禮法的氣度。如《世說新語·賞譽》注引《晉陽秋》載:"(謝安)少有重名,風流跌宕,時人皆慕之。"此處強調名士風範的飄逸灑脫。
  2. 文藝批評:在《文心雕龍·時序》中,劉勰用"觀其風流跌宕,固文體之英蕤"形容文章結構的起伏變化與情感張力,特指創作中收放自如的藝術把控力。

三、美學價值 《中國古典美學範疇辭典》(中華書局版)指出,該詞濃縮着傳統美學"以動寫靜"的辯證思維,既要求外在表現的生動變化,又強調内在氣韻的連貫統一,構成動态平衡的審美境界。

此詞在明清小說評點中頻繁出現,如金聖歎批《水浒傳》常用"風流跌宕處,直追史遷"贊許叙事手法的靈動多變,印證了其在文藝批評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風流跌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ēng liú diē dàng(注意“跌”讀第一聲,“宕”讀第四聲),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歸納如下:


基本釋義

指氣度超脫,潇灑放逸,形容人的風度或文學作品情節起伏多變、不拘一格。


出處與演變

  1. 文學經典:
    最早見于《紅樓夢》第十四回,描述北靜王“才貌俱全,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
  2. 戲曲理論:
    清代李漁《閑情偶寄·詞曲·詞采》中提到“風流跌宕之曲”,強調藝術表達的超脫與自由。

用法與場景


常見誤讀與注意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漢典》或《紅樓夢》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謷訾柏子禅暴風賓老不極財稅長楊宮陳鏡開池漚創論誕哲大雨惰昬讀書黩征恩将仇報放辟邪侈鈎鐮刀函數論侯道懷情交開噍殺極廟寄名符金粉擊鮮爵位決隙潰冒冷眼靜看簾内離居立馬造橋臨軒策士麟子鳳雛龍性描摸鳴玉宴木榜棚巷裒彙千裡猶面傾宮喪謗省憂十滴水十二舍霜情耍牌子蜀刀水戲束炬說闊疏微四輕踏鞽剸節委離無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