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靡的意思、焚靡的詳細解釋
焚靡的解釋
燒毀散失。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序》:“文籍焚靡,十不遺一。”
詞語分解
- 焚的解釋 焚 é 燒:焚燒。焚毀。焚化。焚香。焚書坑儒。焚膏繼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憂心如焚。 燃燒 筆畫數:; 部首:火; 筆順編號:
- 靡的解釋 靡 í 浪費,奢侈:靡蕩。靡費。侈靡。 分散:靡散(消滅)。 古同“糜”,糜爛。 筆畫數:; 部首:非;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焚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én mí,其基本含義為燒毀散失,多用于描述文獻、典籍等因焚燒而損毀或流失的狀态。
詳細解釋:
-
詞義解析
- 焚:指燃燒、燒毀;
- 靡:此處指散失、消亡。
組合後表示因焚燒導緻事物毀壞或失傳。
-
經典引用
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序》中提到:“文籍焚靡,十不遺一”,意為文獻典籍被燒毀散失,留存下來的不足十分之一。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戰亂、災害等導緻的文化遺産損毀,強調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流失。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如)将其擴展為“燃燒與消耗”的成語,但此用法未被廣泛收錄,建議以“燒毀散失”為核心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焚靡這個詞意思是形容事物被燒毀、燃燒消耗得無餘。拆分部首是火和迷,筆畫共有22畫。它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文獻《左傳·僖公十年》中,用以形容周朝官員的一種風氣。在繁體字中,焚靡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差異,但整體上依舊可辨認。下面是一個關于焚靡的例句:“那個古城被戰火焚靡,隻剩下殘破的牆壁和回憶。”組詞、近義詞、反義詞可以分别是“焚燒”、“燃燒”和“保存”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