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厲的意思、奮厲的詳細解釋
奮厲的解釋
(1).激勵;振奮。《後漢書·第五倫傳》:“有賊,輒奮厲其衆,引彊持滿以拒之。”《晉書·苟晞傳》:“自奉明詔,三軍奮厲,卷甲長驅,次于 倉垣 。” 宋 曾鞏 《都官員外郎胥君墓志銘》:“君少孤,能自奮厲,力學問,工為文章。”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奮厲朝氣,内量資望,外審時勢。”
(2).激憤貌。《隋書·房陵王勇傳》:“太子奉詔,乃作色奮厲,骨肉飛騰。”
詞語分解
- 奮的解釋 奮 (奮) è 鳥張開并振動翅膀:奮飛。奮翅。 振作,鼓勁,振動:奮起。奮力。奮勇。奮不顧身。振奮。勤奮。興奮。 提起,舉起:奮臂。奮袂(舉袖,形容奮發的樣子)。奮筆疾書。 筆畫數:; 部首:大;
- 厲的解釋 厲 (厲) ì 嚴格:厲禁(a.列隊警戒;b.嚴厲的禁令)。厲行(妌 )節約。 嚴肅:嚴厲。聲色俱厲。 兇猛:厲害。雷厲風行。色厲内荏。 磨,使鋒利:厲兵秣馬。再接再厲。 古同“疠”、“癞”,惡瘡。
網絡擴展解釋
“奮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讀:
一、基本含義
-
激勵、振奮(傳統用法)
指通過鼓舞或自我鞭策,使精神或行動更加積極。例如《後漢書·第五倫傳》提到“奮厲其衆”,即通過激勵部衆增強鬥志。
-
激憤的樣子(特定語境)
形容情緒激動、神情嚴厲的狀态,如《隋書》記載太子“作色奮厲”,指因憤怒而神色嚴厲。
二、曆史用例與擴展
- 古代文獻:常見于史書和文學作品中,如《晉書》描述軍隊“三軍奮厲,卷甲長驅”,突顯軍隊的振奮狀态;宋曾鞏在墓志銘中以“自奮厲”贊揚個人奮發學習的精神。
- 近現代引申:現代用法更強調“奮發努力、勇往直前”的積極态度,可用于描述個人或集體面對挑戰時的努力狀态。
三、使用場景
- 傳統語境:多用于描述群體激勵或情緒激憤的場景,如軍事、政治領域。
- 現代語境:適用于學習、工作、運動等領域,例如“他奮厲備考,終獲成功”。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參考《後漢書》《晉書》等曆史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奮厲,是一個常用的詞彙,意思是努力奮發、勇往直前。現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奮厲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奮:采用了女子頭像作為部首,意味着女子努力奮鬥的樣子。
- 厲:采用了廠字旁作為部首,表示力量、威嚴的樣子。它是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的。
來源:
奮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四書》中的《大學》一書中。它是指用盡全力去克服困難,追求進步。
繁體:
奮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奮厲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其中部分書寫方式為:奮勵。
例句:
1. 在考試前,我要奮厲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2. 這個隊伍奮厲向前沖,最終赢得了比賽的勝利。
組詞:
1. 奮發:努力向前進取。
2. 厲行:嚴格實行某種制度或方針。
3. 奮力:全力以赴地努力做某事。
近義詞:
努力、拼搏、進取
反義詞:
懶散、消極、停滞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