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封的意思、包封的詳細解釋
包封的解釋
[seal] 用紙等将物件包裹并封口
包封郵包
包封藥品
詳細解釋
(1).封裹。《清會典事例·戶部·田賦》:“務照定例,令納戶包封自投入櫃。”
(2).指封裹物品的包6*皮。 巴金 《秋》八:“他剛剛收到 覺慧 從 上海 寄來的幾本新雜志,正拆開包封在翻看它們。”
(3).指密封的奏章。《林則徐日記·道光十七年七月初五日》:“夜作 閩 信,子刻發第二號包封。”
(4).用紅紙包裹的賞錢。 沉從文 《貴生》:“ 杜老闆 平時為人慷慨大方,到那裡時一定請我們吃城裡帶來的 嘉 湖 細點,還有包封。”
詞語分解
- 包的解釋 包 ā 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裝。包餃子。 包好了的東西:郵包。背(坕 )包。 裝東西的袋:書包。皮包。 容納在内,總括在一起:包括。包舉(總括)。包容。包涵。包羅萬象。無所不包。 總攬,負全責:包銷。包攬。 保證:包賠。包在我身上。 約定的,專用的:包飯。包工。 圍:包圍。包剿。 一種帶餡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兒。 身體上腫起的疙瘩:膿包。 姓。 筆畫數:; 部首:勹; 筆順編號
- 封的解釋 封 ē 密閉,使跟外面隔絕:封閉。密封。封口。封存。封條。封貯。封面。封底。封鎖。封頂。冰封雪飄。封山育林。 用來裝信、錢等物的紙套:信封。賞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封侯。封君(領有封地的貴族)。封邑。封拜(拜官授爵)。封典。封建。 疆界:封疆。封域。封界。 限制:故步自封。 帝王築壇祭天:封禅(祭天為“封”,祭地為“禅”)。 量詞,用于裝封套的東西:一封信。 姓。 啟開 筆畫數: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包封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包封”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基本含義
-
封裹動作
指用紙、布等材料将物品包裹并封口。例如:
《清會典事例》提到“令納戶包封自投入櫃”,指百姓需自行封裝稅款投入櫃中。
現代常見于郵寄場景,如“包封郵包”。
-
包裹的外層
指封裹物品的包裝外皮。例如:
巴金《秋》中描述“拆開包封翻看雜志”,即指雜志的外包裝。
二、特殊場景含義
-
密封的官方文書
曆史上指密封的奏章或機密文件。例如:
《林則徐日記》記載“發第二號包封”,即指傳遞密封的公文。
-
傳統禮俗中的賞錢
用紅紙包裹的禮金或賞錢,常見于節慶、喜事等場合。例如:
部分方言地區仍保留“送包封”習俗。
三、工業技術應用
在材料科學中,包封(encapsulation) 指通過塗刷、噴塗等方式,用樹脂對制件進行密封保護的技術。例如:
- 膠塊用聚乙烯薄膜包封;
- 環氧樹脂包封型熱敏電阻器。
四、總結
“包封”既可指具體動作(封裹)、物品(包裝),也可擴展至文書、禮俗及工業領域。其核心含義均圍繞“封閉”與“保護”展開,需結合上下文具體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包封
包封這個詞在漢語中有幾個不同的含義。首先,包封可以指包裹郵件或物品以保護其内容不被外界破壞或洩露。其次,包封還可以指一個封面或封套,用于保護書籍或文件。除此之外,包封還可以用來表示國家對某些文件或秘密信息的封存或封存狀态。
拆分包封的部首是“勹”和“封”,其中“勹”是一個包含“亻”(人)的包裹形狀的部首,而“封”是一個由三個“勹”組成的舊式字體。
包封的筆畫總共有八畫。首先,寫角,然後寫一個豎鈎。然後從豎鈎的上方畫出一個橫折再畫一個豎撇。再寫一個單劃橫線并在底部留下一點。
包封這個詞的來源很有趣。包封最早是指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時候,君王給予大臣或有功之人獎賞時頒發的封官、封爵或封地。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成現代意義上的保護和封存。
在繁體字中,包封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一緻。
在古代,包封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字學家的記錄,包封的字形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