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殖的意思、封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殖的解釋

亦作“ 封埴 ”。亦作“ 封植 ”。1.壅土培育。《左傳·昭公二年》:“ 宿 敢不封殖此樹,以無忘《角弓》,遂賦《甘棠》。” 杜預 注:“封,厚也;殖,長也。”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城西南有數頃田,樹果數百株,多先人手自封植。” 宋 蘇轼 《表忠觀碑》:“籍其地之所入,以時修其祠宇,封殖其草木。”

(2).引申為扶植勢力;培養人才。《國語·吳語》:“今天王既封植 越國 ,以明聞於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無成勞也。” 韋昭 注:“封植,以草木自喻。壅本曰封;植,立也。” 漢 蔡邕 《鼎銘》:“貞良者封植,殘戾者芟夷。” 宋 葉適 《國子祭酒李公墓志銘》:“大将宿衛當清苦孤立,今黨援封殖,大殘也。”

(3).堆土為墳,植樹為飾。 宋 王觀國 《學林·封窆》:“所謂壤植,乃封植也。封者,封土為墳也;植者,植木為飾也。” 宋 陳師道 《宋魏府君墓表》:“後人之薄祭而厚葬,既封殖之而又識之。”

(4).謂聚斂財貨。《三國志·魏志·劉放傳》:“往者 董卓 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陳書·陸瓊傳》:“ 瓊 性謙儉,不自封植。” 宋 姜夔 《聖宋铙歌鼓吹曲·大哉仁》:“亶為民,封埴一姓籲不仁。” 清 龔自珍 《書番禺許君》:“既起家,顧不屑自封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封殖”是一個多義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壅土培育(基礎含義) 指通過培土、加固根部的方式栽培植物,常見于農事或園林管理。如《左傳·昭公二年》記載“宿敢不封殖此樹”,強調對樹木的養護;蘇轼《表忠觀碑》中也提到“封殖其草木”。

  2. 扶植勢力/培養人才(引申義) 由種植引申為對人或勢力的扶持。如《國語·吳語》中吳王對越國的“封植”,指政治勢力的培植;蔡邕《鼎銘》中“貞良者封植”則指人才的培養。

  3. 堆土為墳,植樹為飾(禮儀用途) 古代喪葬習俗中,指堆土成墳并在周圍植樹作為裝飾。宋代王觀國《學林》提到“封者封土為墳,植者植木為飾”。

  4. 聚斂財貨(經濟行為) 隋代盧思道《勞生論》中“厚自封殖”即指斂財,帶有貶義色彩。

二、其他注意

建議在具體文獻閱讀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具體指向,如涉及農業、政治、喪葬或經濟等不同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殖(fēng zhí)一詞的意思是将某個地區或國家封閉、封鎖,阻止其與外界進行交流和發展。封殖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封和殖。封字的部首是封,表示封閉、封鎖的意思。殖字的部首是殳,表示養育、滋養、繁殖的意思。 封字的筆畫數為9畫,殖字的筆畫數為16畫。 封殖的來源主要是從殖宦演變而來。在古時候,封殖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不同于現代的寫法。如《康熙字典》中收錄的是封典字,字形為“封之所也”。在繁體字中,封字和殖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以下是使用封殖這個詞的例句: 1. 這個國家封殖了一段時間,導緻經濟發展受到了限制。 2. 唐朝時期,這個地區曾被封殖,直到後來才開放與其他國家的交往。 封殖的近義詞可以是封閉、隔離、禁锢等,反義詞可以是開放、交流、發展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