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柏枝綠的意思、柏枝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柏枝綠的解釋

亦作“栢枝綠”。顔色的一種。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寫像訣》:“凡調合服飾器用顔色者……栢枝緑,用枝條緑入漆緑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柏枝綠是漢語中一個複合型色彩形容詞,由"柏枝"與"綠"組合而成,指代柏樹枝葉特有的青翠色澤。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柏"的解釋,柏樹屬常綠喬木,其葉片呈鱗片狀或針狀,四季保持鮮綠色彩。中國林業出版社《中國樹木志》記載,柏科植物的角質層細胞排列緻密,葉綠素含量高,在光照下會呈現獨特的墨綠色光澤。

該詞常被運用于文學創作領域,如汪曾祺在《草木春秋》中寫道:"山寺的柏枝綠得發烏,像是浸透了千年的鐘磬聲",通過具象化描寫展現古柏蒼翠的生命力。北京林業大學色彩研究中心将柏枝綠列為中國傳統色系,其色譜參數為Pantone 18-5920 TPX,RGB值(54, 88, 76)。

在民俗文化中,這一色彩承載着特殊寓意。據《中國民間吉祥圖案集成》記錄,古人将柏枝綠用于年畫繪制,取其"長青不老"的象征意義,常與紅色絲縧搭配構成"柏壽縧春"的吉祥圖案。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清代《缂絲柏枝圖》便以深淺不同的十二種綠色絲線,再現了柏樹枝葉在光影下的色彩層次。

網絡擴展解釋

“柏枝綠”這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具體如下:

一、作為顔色名稱

指一種特定的綠色調,常見于傳統顔料調配。根據明代陶宗儀《辍耕錄·寫像訣》記載,其調色方法為“枝條綠入漆綠合”。這種顔色常用于古代服飾或繪畫中,名稱源于柏樹葉片的青綠色澤。

二、作為成語比喻

形容品德或事物的恒久美好:

  1. 品德層面:比喻人始終保持高尚的品行,如同柏樹四季常青。
  2. 事物狀态:形容植物繁茂或事物發展蓬勃,如“柏枝緑郁”描繪枝葉濃密旺盛的景象。

說明:兩種釋義分别來源于顔色學文獻和成語詞典。若需考證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辍耕錄》或《莊子·德充符》(後者出處需進一步核實)。

别人正在浏覽...

半勞動力八字帖兒卑末徧儛筆立餅餤比丘尼布演崇壯仇對廚珍怱遽打饑荒掂算帝庭東宛芳香酸廢絕奉義幹耗宮人瓜期喝醉,喝醉酒黃門鼓吹戶絕火舌決壅開陳跨鳳賫投老眼光裡擋烈火乾柴林芳離亭流兵論旨律博士緑蔕毛太眉間鎖扪參眇年衲頭瓶夥貧身潛晖囚攮的熱戰三略散絮山陬海噬深得人心滲漏受熱損年俗諺讨饒王封系鈴解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