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礦的意思、磁鐵礦的詳細解釋
磁鐵礦的解釋
具有磁性的含鐵量最高(742%)的鐵礦石。化學成分為fe3o4。半金屬光澤,鐵黑色,摩斯硬度55磁鐵礦65。能被永久磁鐵吸引,有的也能吸引鐵針等較輕的鐵制品,故中國古代曾稱為“慈石”。分布很廣,主要用于煉鐵。
詞語分解
- 磁的解釋 磁 í 物質能吸引鐵、鎳等金屬的性質:磁性。磁力。磁石。磁極。磁場。磁化。磁能。磁感應。 同“瓷”。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鐵礦的解釋 ∶含有可提煉出鐵的化合物的岩石或沉積物 ∶鐵礦井或鐵礦山詳細解釋亦作“ 鐵鑛 ”。 .産鐵的礦山。《宋史·食貨志下二》:“ 梧州 以鉛錫易得, 萬州 以多鐵礦,皆置監。” 清 孫诒讓 《周禮政要·礦
網絡擴展解釋
磁鐵礦是一種具有強磁性的鐵礦石,其化學成分為$text{Fe}_3text{O}_4$(四氧化三鐵),屬于氧化物類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特征
- 物理性質:顔色為鐵黑色或暗藍靛色,條痕呈黑色,具有金屬或半金屬光澤,不透明。莫氏硬度為5.5-6.5,密度約5.16-5.18 g/cm³,斷口不平坦。
- 晶體結構:屬等軸晶系,常見單晶形态為八面體或菱形十二面體,晶面常有平行長對角線的條紋;集合體多為粒狀或塊狀。
2.獨特性質
- 強磁性:磁鐵礦是天然礦物中磁性最強的,可被永久磁鐵吸引,甚至能磁化成磁體。中國古代的“司南”即利用其磁性制成。
- 化學穩定性:在自然界中常與钛、釩等元素伴生,形成于岩漿活動、熱液作用或變質岩中。
3.分布與形成
- 主要産地:廣泛分布于全球,典型産區包括中國遼甯鞍山、澳大利亞、巴西等地。它常見于火成岩和變質岩中,也存在于含鐵沉積岩經區域變質形成的礦床中。
4.應用價值
- 工業用途:作為最重要的鐵礦石之一,磁鐵礦是煉鐵的主要原料。其高含鐵量(理論含鐵72.4%)和易選礦特性使其在冶金工業中占據重要地位。
- 其他用途:在科研、磁性材料制備及地質研究領域也有應用。
5.曆史與文化
- 古代稱其為“慈石”或“磁石”,因其吸引鐵屑的特性被用于指南針(司南)的發明,推動了航海技術的發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形成機制或具體礦床案例,可參考、6、10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磁鐵礦
磁鐵礦是指含有磁性礦石的岩石,可以被磁石吸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磁鐵礦的部首是石(矽),由7畫組成。
來源
磁鐵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磁思源于磁石的特性,鐵思源于礦石中的鐵元素,礦思源于含有礦石的岩石。
繁體
磁鐵礦
古時候漢字寫法
磁鐵礦(磁石鉄礦)
例句
這座山區富含磁鐵礦,是重要的礦産資源。
組詞
磁場、磁力、鐵礦石、磁石、礦石
近義詞
磁石礦
反義詞
非磁鐵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