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椿的意思、大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椿的解釋

古寓言中的木名,以一萬六千歲為一年。《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木,一名橓。橓,木槿也。” 郭慶藩 集釋:“案《齊民要術》引 司馬 雲:木槿也,以萬六千歲為一年。一名蕣椿。與《釋文》所引小異。”後用以喻指父親。 明 楊珽 《龍膏記·砥節》:“痛驚風大椿忽掊,恨臨霜靈萱摧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椿”一詞源于中國古代典籍,具有多重文化内涵和象征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植物屬性
    “大椿”最早指傳說中的長壽樹木,見于《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根據古籍記載,大椿以一萬六千歲為一年,象征生命長久。實際中,“椿”包含兩種常見樹種:

    • 香椿:嫩葉可食用,氣味清香,常被用于烹饪(如椿芽)。
    • 臭椿(樗樹):木材堅硬,可用于建築或制作家具。
  2. 文字結構
    “椿”為形聲字,從木、春聲,本義指椿樹。因春天香氣四溢,與“春”結合,寓意生機與長壽。


二、文化象征

  1. 長壽之意
    因《莊子》寓言影響,“大椿”成為長壽的代名詞,常用于祝壽或詩詞中,如“椿齡”即祝福長壽。

  2. 父親的象征
    古代以“椿庭”代指父親(“萱堂”代指母親),如明代戲曲《龍膏記》中“大椿忽掊”暗喻喪父之痛。


三、相關延伸


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莊子·逍遙遊》原文,或參考植物學文獻中關于香椿、臭椿的分類與用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椿這個詞的意思及來源: 大椿(dà chūn)是指一種樹木,也稱“楝樹”。它是中國南方常見的落葉喬木,可以生長到50米高。大椿的樹幹筆直,樹冠茂密,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經濟價值。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植物命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椿的拆分部首是木(mù),由兩個筆畫組成。 繁體字形式: 在繁體中文中,大椿的字形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大椿在古代使用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沒有明顯變化,大緻相同。 例句: 1. 春天來臨時,大椿的枝枝葉葉展現出濃密的綠意。 2. 在山上遠眺,可以看到一片大椿的翠綠。 3. 他種了幾棵大椿,為自家院子增添了幾分生機。 組詞: 大椿木、大椿樹、大椿林、大椿枝等。 近義詞: 楝樹、香椿、楠木、桐樹等。 反義詞: 小椿、矮樹、低矮樹木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